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灵活运用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 穆俊州

【机构】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课堂高效教学成为检验新课程成败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注意突出学科本位,彰显学科特色,同时注意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实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而学案的实施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线”。同时,更能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更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校政治教研组近年来一直以“学案的设计与教学”为主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首先,博采众长,依据教材,设计学案模式。

近年来,通过不断外出学习可见当今很多学校都在使用学案,的确也各具特色,有的整体模式不错,有的个别教学环节很好,这些都成为我们设计学案模式的有益借鉴。然后通过本校教研组的一系列教研活动,大家集思广益,也初步形成了我校政治课的学案教学模式。其基本内容:案头体现课题、备课、审核、时间、班级、姓名、目标导读、重难点等;教学流程有复习导课------知识梳理------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师生反思。同时,为增强学案的利用价值以及学案的美感,可加以整体设计。也可在学案的案头或案尾辅之以温馨提示或励志名言等。学案模式的形成便于政治教研组成员集体使用。同时,各级政治教师还可依据教材特点,灵活运用,方便教学。总之,要立足“学、教、长、考、编”的高度一致。怎么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就怎么设计学案,怎么样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感悟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成绩、健康成长就怎么教,就怎么设计学案和使用学案。

其次,环节设计要灵活、丰富、实用。

在整体模式的基础上各环节力求实用,突出“学生”这个课堂主题,一切围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学案设计立足学生的需要和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学案的设计实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学案的设计要对学生的参与活动作充分的考虑,要预留适当的空间,要让学生有参与的可能,有体验成功的心理感受。这需要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构思,灵活运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复习导课”环节,一方面简单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或资料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引导他们思考。情景创设有文字、漫画,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有天下奇闻,有世界吉尼斯纪录,有学生身边的小事,有媒体介绍的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问题的设计,从引发学生的思考开始,注意扣题,注意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运用,注意思考的起点和跨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资料的运用,主要侧重与该课相关的典型材料,尤其是有影响的或年度发生的较大背景材料。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入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先让学生自己在学案上列举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并列举其感人的品质,我觉得这也是学案最大的优势,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这也是一般教案或多媒体所难以做到的。运用学生已有经验或知识,然后设计问题导入课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梳理”环节,主要展示本课的基本观点或基本问题,以问题或填空的形式,本节课采用问题的形式,如:“1.文化建设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为什么要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4.青少年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体要求是:根据提示在课本上划出,根据课本把学案补充完整,运用58分钟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用一个整体认识,以及对知识点内在的逻辑感,为“合作探究”“总结检测”奠定基础,根据“知识梳理”中的知识点,精选基础例题,马上检测学生自学效果。

“合作探究”环节,是学案的核心部分,是一节课的精彩之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灵活设计,操作性强,教师好“导”。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能“理解掌握”。在授课中,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的确难以表达、讲解枯燥,但学案教学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思路。如讲授“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时,讲起来枯燥乏味,有时可能干脆划下来让学生背,效果可想而之。为此,我运用逻辑推理的思路让学生理解。设计如下:

民族精神耀中华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雷锋精神: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优秀建设者精神:以心系国家、情牵人民的爱国情怀,以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良品格,以致富思源、服务社会的贡献意识。

 = 1 \* GB3 列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 2 \* GB3 列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列举在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结论: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通过学案形式的展现思路清晰、学生易懂,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内关系,有助于理解记忆。

同时以教师点拨指导为方向,以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为途径,结合时事政治、区域特色或身边事例,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灵活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放学生、发动学生、回归学生,逐步培养解决多种题型、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本节课讲到“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时,设计如下:

传承博城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

2003年创办至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其奖项——“中国戏剧奖·小戏奖被确定为与梅花奖有同等影响力的全国性文化艺术奖项,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小戏展演评比活动,被评为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活动称号。其宗旨是丰富农村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以“展示小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小戏节的举办,促进了全国群众戏剧事业的繁荣,也为博兴当地的广大群众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小戏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爱我博城】你还知道我们家乡的哪些文化特色?                          
    
【归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                          

【文化接力】作为青少年,今后将怎样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承着?

请你写出两个具体做法:①                                    

本环节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在了对家乡热爱的情感之上,产生一种自豪感,同时,也是老师知识能力、人格魅力的精彩彰显。

“总结检测”环节,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同时让学生依据教师板书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另方面,主要是进行巩固练习,值得注意的是选题要精,题型尽量多样化,不要给学生增加过多负担,以当堂解决为宜。选题可结合典型的中考题,也可利用新材料自主命题,这样更具针对性。设计如下:

新闻聚焦  时政点评

2013122,“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2013年12月1421时,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出故障后,2014212日,玉兔号月球车受光照成功自主唤醒,运行工作。嫦娥怀玉兔,飞奔广寒宫,一直以来都寄托着人们对月亮的无限向往,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如今,登九天揽月将不再只是传说,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意义重大,实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九天揽月的梦想,展示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的国家形象,鼓励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强烈追求,激发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一梦想的实现,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1.嫦娥三号的成功软着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有什么重要影响?

2.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何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师生反思”环节,作为教师可用作教后记,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有所得亦有所惑。既可以记下可供借鉴的经验,又可以记下需要吸取的教训,既可以是学生学习中闪光点的实录,又可以是教者自己的困惑、启悟或发现。因此,教后记可以是自诊调节式,可以是经验总结式,可以是实况摘录式,可以是思考探讨式等等。作为学生,针对本课实际,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水平、理解角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必然会有不理解的知识或问题。学生可以将这些不理解的知识或问题体现在学案上,以供教师参考,或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或者说,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空间、展示自我的舞台、体验成功的机会。

最后,政治学案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案,体现的是教师的导和帮,突出的是学生的学和练,学生的学是主旋律,教师的帮是画龙点睛,学生的与老师协调互补,相得益彰,学习过程规范有序而有实效。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其一、学案与教材的关系。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目标,要与教材内容统一、协调。但学案不能替代教材,仍以教材为主,内容不可重复、不宜太多,不能繁杂,必须落脚于重点知识、解题技巧。

其二、不同类型课的学案,形式、设计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新授课的学案关注学生知识的落实和具有启发、探究味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习题课的学案帮助学生总结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复习课的学案着重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掌握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及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试卷讲评学案处理学生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学会错因分析和自我纠错。

其三、教学案的整理搜集。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学案必须留存,装订成册,方便于学生的复习。

其四、对于学案的批改。学案必须收回来教师查阅,学案学习是个过程,教师查阅可以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指导,不查难以落实效果。因此,要“发则必收,收则必批,讲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