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陈善斌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市金子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七年级的学生新接触地理课,感到很抽象,摸不着边际,听得一头雾水,教学中发现谷歌地球使用起来很方便。有了谷歌地球,很多东西可以很轻松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的地球,地理课也不会那么乏味。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谷歌地球吧。

一、谷歌地球地理教学功能的技术分析

1.从地理教学的需求出发

以前地理课,采用了多媒体幻灯片辅助教学,制作出精美的教学幻灯片,展示了大量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和视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的学习氛围浓烈,但从课后练习来看,学生的错误较多,具体表现在于就某个特定的区域,学生分析不出是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区别不出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我就很疑惑,到底问题出在哪?于是开始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我想应当是存在着两个问题:1、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差,担心教学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于是课前制作出完整课件,然后在课堂上依据该课件推进教学过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本质,传授知识仍然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主线,是实实在在的“照片宣科”。单纯地从提高形象性和感觉效果等方面来运用媒体,结果是用形象思维简单代替了抽象思维,忽视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2、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掌握的内力作用表现和外力作用表现是通过媒体展示的图片得到,但无法将其形成空间概念,知识处于无序状态,因此在运用过程中常常混淆,出现了“我听懂了,但是我不会…….”的情形。

2.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地理空间素养的辅助教学手段

上大学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谷歌地球这个软件,它是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的各类地理软件中应用最广泛且功能最丰富的。已成为美国基础地理教育中新兴的信息技术工具,为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培养学生空间素养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是新课程对学生活动展开的一些建议,如果能在课堂上运用谷歌地球软件搜索地理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解决问题,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于是我将谷歌地球当作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二、利用谷歌地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设计思路

1.课前准备

考虑到是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谷歌地球软件要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本节课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放在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分清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体表现。课堂从教室转移到电脑机房,将学习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2.教学过程

⑴激发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熟悉软件的一般操作

启动谷歌地球 在搜索框里输入基拉危厄火山,谷歌地球就会带我们飞越太平洋,最后停留在基拉危厄火山地质公园的上空。一座巨大的火山体就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然后我们进行缩放,就可看到整个夏危夷群岛的全貌,

输入 Mount Everest,就呈现了喜玛拉雅山的俯视图,我们还可以利用工具将其转成侧视图。

⑵小组合作探究

在熟练软件操作后,明确各组成员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了解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能给予及时的帮助指导。学生将分成若干个小组,比如?内力作用-地壳运用组 ?内力作用-岩浆活动组?外力作用-风力作用组 ?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组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组。

⑶分享学习成果

各组组长将组员收集的图片制作成地标文件,然后到台上交流。要求是学生先对所观察到的区域进行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然后再展示这个区域的地标文件上。例如: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以风力为主。大家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分享、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以促进反思,形成经验。

⑷教学效果的体现

谷歌地球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关系模拟,可以使学生对空间各种事物的状态有非常直接的感受,不仅为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益。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内力作用表现的地壳运动,学生对各个板块的运动有了空间的概念,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是水平运动的还是垂直运动的结果。能分析出各区域不同的地表形态是由于哪种的外力作用引起的,为日后学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埋下伏笔。

三、进一步应用谷歌地球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构建在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主导-主体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体,在主导-主体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教学过程的指导者是,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美者。谷歌地球地球软件恰好可以成为地理教学、构建师生良好互动的教学平台。可以对地理课堂的向外延伸,让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我们可以做以下的教学尝试:

1、用谷歌地球观察的中国各城市排污情况;

2、用谷歌地球关注中国的沙漠化问题;

3、用谷歌地球关注水土流失的问题;

4、用谷歌地球关注中国森林、草场遭受破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