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莉

【机构】 四川省营山县双溪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鉴于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接下来就是我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几点尝试。
  一、轻松愉快,在游戏中主动识字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据心理学实验表明,七岁儿童的注意力只能持续十至十五分钟。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课堂上,如果能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效果也是不错的。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儿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动”激活识字教学。比如,琅琅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的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记诵,有利于学生主动识字。如教学“情”时,因“青”的构字率较高,前面也学过了“清”字,所以,利用识字儿歌:“山青青,水清清,心头有事情。看东西用眼睛,出太阳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清”这个字,复习了“情”,还渗透学习了“睛、情、青、晴”,妙趣横生。游戏必须按教学要求而定,如,刚教完生字,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生字还不熟悉,一般以做“当小老师”“摘苹果”“登长城”等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当学生比较熟练时,一般以“开火车”(按顺序依次认读)、“找朋友”(若干个音节放到若干个生字中去,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组词,练造句)等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男女生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游戏虽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但游戏的形式不宜过多,要有重点,切不可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而片面搞形式主义的游戏。否则,就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二、 联系生活,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生活即教育,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识字教学。如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像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
  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课文和课外读物都注拼音,使得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能借助拼音读浅显的短文,这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早期开发,有利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讲普通话。我们在小学生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完成之后,应当及时教会学生能用音序法查字典,使得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在大语文观思想指导下,除了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还要开发课外的语文资源,鼓励学生读喜爱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能识字和巩固课内所学的字词。这种读文识字方法,学生不仅在不同语境中了解了同一个字的不同字意,并且在大量的阅读中开发了儿童的早期思维,也有助于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我在教学中,课文事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我都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含有该生字的相关的词语,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辨析。识字不单单在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汉字的世界里,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场、景点,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家门上的门牌信息、生活用品上的汉字、电视字幕、电视广告都能激起学生识字的欲望。小学生都有爱吃零食的习惯,充分利用这一点,也能让学生认字。有人说:“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我说: “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识字的范围就有多大”。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求,也是当今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一定会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 少孤立识字,多与读写结合。
  要提高低年级识字的效率,还要把识字教学和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强,如若单抓识字率和默字率,学生单独认写几百个字都不难,但并不巩固,到了运用时,往往会写错别字。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习作,识了字自然要用于读写。现在教材的编排,从识字到学词、学句、学文,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体现了字、词、句紧密联系。学生识了字就接触句和文,通过读和说巩固了字词,为识字教学与读写训练的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要重视说话教学,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说话教学要以发展獐的思维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无论是课内和课外都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说完整话,说一句到一段话。到了二年级,为了逐渐让学生语言规范化,提高说话能力。利用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过渡到书面作文创造条件。除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写话训练。写话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不写错别字,表达要连贯,符合我们平常的表达习惯。并且要多练习,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四、教会孩子识字方法,让孩子会学。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识记的方法。我常用的方法如下:
  1. 形象记忆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在教学“轻”的时候,学生就意外的自己找到了识字的技巧——他把工上面的想成了货物,工人用车搬货物就更轻了,瞧!多聪明的学生啊!接下来就有好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我相信这些学生想忘记这个字都难了。
   2.猜谜识字法。
  学“告”字的时候我就编了一个谜语:一口咬住牛尾巴。这个谜语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编的,这样学生就高效率地记住了这个生字。如“午”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无头,时间正是日当头。
  3.顺口溜识字法。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找规律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加一加:如令加一个抱耳目旁就成了邻居的邻。减一减:如:学了园,减一减就成了元。换一换: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换一换的办法
  5.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6.用比较法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如教学“抱 炮 跑 袍 泡”,告诉孩子们“包”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ao, “抱”跟手有关,部首是提手旁,“炮”是火药做的,部首是火字旁,“跑”要用脚,所以部首是“足”旁。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
  五.及时巩固,防止学生识字回生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回生的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因为遗忘的进程是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如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等。为了避免学生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要适当控制识字速度,不要过分贪多求快,适当控制学习程度,尽量避免低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学后及时复习巩固,
  总之,只要我们多去探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挖掘汉字中的奥秘,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必定能够越学越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