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课堂巩固练习应分层设计
【作者】 邹民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凤凰小学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从“齐步走”的理想出发,要求不同学生解决同样难度的数学问题,这是不尊重个体差异的表现。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刀切”的作业要求,实施分层设计,分类作业,以满足不同学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应科学分组、科学设计、科学评价。【关键词】数学 课堂练习 分层设计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学生消化知识、内化为技能的重要平台,更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明确努力方向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早已为我们教师共识和重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注重这一环节的创新设计。但随着年级增高,学生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出现了“最近发展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有了层次差别。为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让各个学力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数学成就感,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刀切”的作业要求,实施分层设计,分类作业,以满足不同学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那怎样进行分层设计、分类作业呢?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心得。
一、科学分组是实施分层练习的前提
跟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情分析基础上一样,实施分层练习也必须进行科学分组,根据“硬件”情况进行设计。学生进行分组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是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进行。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从实际学情出发,以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因素为依据,将学生大致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成绩优异;B层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学习兴趣相对较浓,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较差,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成绩较差。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但我是在此基础上,又采取“组员临时搭配,动态分层”的方法,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和进步情况进行临时组合,临时搭配,实行动态分层。这是因为学习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第一天和第二天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的缘故罢了。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不仅是智力发展方面,也对学生心理发展和其他的素质都要有个全面掌握,才能进行有效分组,科学施教。
二、科学设计是实施分层练习的关键
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巩固练习中要实施分层作业,也必须预先进行科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
(一)既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又要适当拔高要求。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手段各异,作业形式也应不一样的。在分层作业设计中,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因为巩固练习环节是为学生消化知识,锻炼能力服务的。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到数学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服务的,所以,我们又应适当拔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跳一跳”中摘到数学“桃子”,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和有趣,从而获得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既要强调课堂延续,又要注重课外拓展。巩固练习环节虽时处课堂教学完结阶段,但又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引趣阶段,所以,我们要抓好这一承上启下的教育时段,充分发挥其作用,做到既要使课堂教学内容延续、深入,又要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更大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数学,做数学,而不止于课内。当然,这种延续或拓展,不是加大作业题量和课业负担,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数学实践。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三)既要新颖有趣,又要贴近生活。数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概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哺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分层设计时,要考虑到数学练习生活化的问题,让数学回归真实,披上生活的外衣。同时又要考虑到中等及以下学生的学习感受,他们因缺乏数学成功感兴趣不浓,对数学存有畏惧心理。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力求新颖有趣,做到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尽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丛生和简单实用,从而增强数学学习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热情。
三、科学评价是实施分层练习的保障
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获得有效性的的重要保证。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浓度。教师不能因为解决了难度大的题目就表扬优等生而忽略难度较小的后进生,做到平等对待,都应赏识激励。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评价,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向上。如果要对小组评价,应优差搭配,采用小组合作竞争激励机制,把所有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看作整体来评价,通过组间竞争,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要提高教的质量、学的效果,我们必须注重分层设计,实施分层练习,让不同学生按自身学习需求自主选择练习题目。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兴趣发展,提高学习自信心,还是尊重个体差异的表现。所以,新课标下的课堂巩固练习应该实行分层设计,分层练习。
参考文献:
[1]邬云德,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研究,2002.6。
[2]康贻华,着眼差异性,教学巧分层--小数分层教学探微[J].中小学电教,2008.5。
[3]李玉琪,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教学,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1.2。
[4]贺祖英,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思维,中国教育学会,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