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基

【作者】 王庆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镇小学

【摘要】处于竞争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必须有竞争之本,即会学会创新。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创设平台,让学生在获得自学方法的同时,发展自学能力,学会自我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学生未来生存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学会学习 奠基
【正文】

语文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任。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为“应试”服务的价值取向,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基础。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营造良好氛围,授予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学习惯养成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跨越,才能获得较强的学习能力。下面,我将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学会学习。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了教给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观点。如今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直言不讳地说道:“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国当代教育家刘佛年先生也说过,“有两种能力很重要:一种叫自学能力,一种叫独立工作能力。”这两位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都指出了自学能力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君可见,如今已不再是尘封时代,而是一个信息满天飞、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不但知识总量成倍增长,而且更新速度快,这种现实不会有背景知识相适应,只有自学能力才能与之匹配。这说明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生存的需要。然而,我国小学教育现目前还面临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表现为激烈的分数竞争,残酷的升学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少了学习动力,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我们必须从“应试”桎梏中走出来,伴随素质教育的步伐,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强调学习方法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精神,体现为有信心、有能力、有动力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由自学到学会,实现跨越到会学。

(一)坚持不懈地反复抓。魏书生指出:学生最初没有自学习惯,好象一部静止的汽车,产生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象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性急,要慢,慢才符合运动规律,才符合人的心理状态。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过程。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整体着眼,分级培养,注重过程,循序渐进。最好从低年级抓起,从每一个教学环节抓起,每一个年级都有每一个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只有这样,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培养,才能出效果。

(二)培养自主学习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是否乐于学习,受着外界制约和影响,特别是教师的激励和班级的良好学风。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三)授予自主学习方法。没有方法,就没有进门的钥匙,学生就只能被牵着走。所以,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必须为其指明方向,授予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为此,我们应专门开设学法研究课,举办学法指导讲座,可请学校的名师或聘请一些教育专家专门讲授学习方法问题。讲授的内容包括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等;通过讲授,使学生学会运用常规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课前如何预习,上课怎么听课、做笔记,课后如何进行复习和巩固,甚至还可进行专题指导,比如:如何记忆语文概念,如何提高口算能力,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等等,让学生懂得如何集中分配注意,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应用知识以及科学的安排时间,从而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应该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传授方法,将语文学习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掌握什么,就应该教给学生掌握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针对本学科学习的特点加以分析说明。这样,结合学习内容传授学习方法,针对性强,具体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效果也较好。让学生掌握我们语文学科的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就好像教给学生打开一座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会比给他们一些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调查过几十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这些获奖者几乎都认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之,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我们必须坚持长期抓,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兴趣培养入手,多鼓励,给学生一个民主、和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多次反复引导中,就会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2】朱学坤、徐武汉、魏星,《语文的魅力》,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

3】苏发君,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