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仿写成为学生创新作文的奠基石

【作者】 宋振广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仿写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作文写作兴趣。所以为了帮助学生从小学会写作文,教师要以课文作为“范文”,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的观察技巧和写作方法,让学生仿写课文的篇章结构,再放手让学生运用这些写作方法进行创新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学法 仿法 用法    创写
  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能。”事实上,小学课文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方法,这是学生仿写的最好范文。因此,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所以必须抓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创新写作方法写不同风格的作文”进行训练,做到环环相扣,层层练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学习课文写作方法——在课文学习中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学生初学写作文的时候,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需要家长双手扶着走,婴儿才能踉踉跄跄一步一步走路。小学生刚学习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教师扶着学写作文。所谓“扶”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课文的描写方法,学会谴词造句,学会把事情经过说清楚,进一步夯实写作的基本功。
  1.学习课文的观察方法
  作文的材料来自生活,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为了让学生有材料写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怎样观察?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如学习《清平乐·村居》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最后总结观察方法,把这些观察方法教给学生,如由近到远,由远到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等,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观察日常生活,在观察中积累材料。
  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这些方法表达,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方法。如教《十六前的回忆》时,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懂得课文主要运用对话描写,叙述李大钊在危急关头,不顾个人的安危,留在北京工作,表现他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如学习《匆匆》时,通过让学生认真阅读知道作者用拟人、设问、比喻和排比等手法,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此外要还学会借物喻人,抒情联想,寓情于景等方法,教师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
  3.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由于不同的课文,写作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以志愿军送别朝鲜人民为线索,全文叙述顺序是:志愿军战士同朝鲜老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表达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第一到第三段都按“回忆——事例—抒情”这样的顺序来写,在教学时将这些写作方法教给学生,然后让他们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
  二、仿写课文篇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练习写作文
  为了让学生学会写作文,教师必须从仿写开始,因为仿写是学生学会写作文的一种有效途径。亚里斯多德说:“人从儿童时就有模仿的天性,他们因模仿而获得了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为了让学生学会写作文,教师应从仿写开始,在教学时利用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片段,一篇文章作为范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1. 仿写课文片段
  在小学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这是学生学习仿写最好“范文”,所以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仿写片段练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片段的写法,然后仿写。如教《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要求学生仿写第四段,先让学生掌握仿写的方法是先概括,后具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先引导学生懂得“小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就是对这段的概括,后具体写船夫在“极窄时”,在“急转弯时”时怎样行驶。当学生掌握方法后,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进行片段练习,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2.仿写课文的结构
  小学课文的结构十分严谨,过渡自然,段落清楚,是学生最容易模仿的“范文”,所以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其结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如《观潮》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描写潮的不同景色变化,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仿写一篇《精彩的大课间活动》作文,按“大课间活动之前——大课间活动之时——大课间活动之后”顺序写作,由于学生有“范文”模仿,他们把大课间活动的场面写得十分壮观、有趣、动人。
  3.仿写课文的篇章方法
  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有作文指导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熟知写作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并仿写的课文的篇章。如教《索溪峪的“野”》课文时,先让学生从下面几方面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
  (1)初读课文,让学生知道用总概括的方法写开头,点明索溪峪的“野美”。
  (2)速读课文,让学生知道从三个方面写索溪峪“山美——水美——动物美。”每一段都按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第二段先概括索溪峪的“山美”;第三段先概括索溪峪的“水美”;第四段概括索溪峪的“动物美”。
  (3)精读课文,学生运用方法进行仿写,题目是《罗浮山的“美”》提纲如下 :
  第一段:总写罗浮山的“美”。
  第二段:指导学生从 “山美——水美——动物美”三个方面写罗浮山的美,每一段都按先概括后具体进行写作。
  第三段:总结全文,点题罗浮山的“美”。
  (4)学生仿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作。
  三、运用课文写作方法——让学生灵活自主写作文
  当婴儿已经学会了走路后,家长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学走路。作文也是一样道理,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和仿写方法两个阶段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写作文,并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方法的训练,最终实现由仿写到自由灵活写作目的。
  1.灵活选择体裁进行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文体中,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和价值的融合。”因此在作文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文体。如教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在漫画的基础上写出你的感受。教师不规定题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写作。于是,有的学生以写信的形式,题目是《给市长一封信》;有的学生写成读后感,题目是《一幅漫画给我的启示》;有的学生以记叙形式写一篇记叙文。在这些充满童心、童趣的作文中,老师看到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张扬,写作方法得到发展,感到很欣慰。
  2.灵活运用写作方法
  小学生初学作文时,写作方法仍然是以仿写为主,还需要有点“拿来主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教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训练,作文内容有三个选择,有的学生选择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写,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做饭》,在作文时有的学生运用倒叙的方法写作,先总写做饭是最难忘,再写做饭的过程,最后写做饭得到的启示。有的学生按时间顺序来写,第一段在什么时候做饭。第二段是写自己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会了做饭。第三段写从中得到的收获。有的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尾写清楚。由于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写作,写出来的作文各有千秋,在表达上有特色,在结构上有特点,在方法上有创新。
  3.灵活运用语言表达
  为了激励学生写好作文,教师激励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要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特色,允许学生运用一些不很成熟而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感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童心,还要肯定学生大胆用上不很成熟有哲理的语言、句式和词语。如在写《教室的一扇门》时,有的学生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有的学生语言表达别具一格;有的学生语言表达笔走龙蛇。请看下面一个学生的片段:“我们教室的这扇门,它坚守岗位,每天总是站在教室的门口旁。当同学位来到门口时,它张开身躯;当同学们放学后,它又用身躯塞住门口,保护同学们放在教室内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它好像一个警察叔叔一样,无私奉献。”这个学生把一扇门当作警察来写,不仅语言上表达有持点,而且写出它的奉献精神。
  四、创新写作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创新写作文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力,只有创新作文才能不再落入窠臼,才能从固定的格式中摆脱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在运用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鼓励学生在续写中创新
  小学语文有的课文结尾没有写完就结束了,这样的结尾内涵丰富。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结尾展开想象,将它补写完整,这是培养学生进行创造写作最好的机会。如教《穷人》一课的结尾“‘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就这样结束全文,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当渔夫看到西蒙的孩子和他自己的儿女躺在一起睡觉的时候,渔夫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说了些什么?请展开想象,把课文结尾内容补充完整,有的学生写出渔夫感动流出眼泪,还有的写出渔夫由担心到喜悦,写得很生动,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在写作不断创新提高。
  2.鼓励学生在改写中创新
  改写就是根据情节的需要,对课文原来的内容进行改写,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求异思维,提高创新写作能力。如教《伯牙绝弦》一文后,为了训练学生创新写作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在这篇课文后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有的学生改写将一篇记叙文;有的学生改写成为一个故事,改写后的课文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表达更加生动,课文的感染力更加增强。
  3.鼓励学生在扩写中创新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写,如学习课文《井底之蛙》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扩写,有的学生将青蛙描写成为听小鸟的劝说,跳出井口一看,原来天空是那么大,那么宽阔,从此以后它不再在井里生活,成为一个视野广阔的青蛙。这样的扩写与原文形成对比,更加富有哲理。
  4.在想象中鼓励学生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在想象创新作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命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创新。于是有的学生发挥想象写《未来的飞机》;有的大胆想象写《未来的我》等等,由于学生在想象写出自己的期盼,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一篇篇充满幼稚的童趣,一篇篇蕴藏着浓浓的亲情凝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5.在自由表达中创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由习作,让学生有人可说,有事可写。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写人,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审题,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写表达这个人的高尚品德。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写下很多感动人的事,有的学生写冒着熊熊大火救人的李叔叔;有的学生写在公交车勇斗歹徒的民警叔叔;有的学生写李伯伯奋不顾身跳到池塘救小孩的事;有的学生写“我的好朋友李强,在春节前,知道外来工急着回家过春节,有的因迷路而错过火车的时间赶不上坐火车。于是他到火车站做义工,帮助这些外来工,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寒冷,因工作劳累过度而晕倒;通过这样的写作,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
  总之,仿写是基础,也是学生作文的启蒙,写作方法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创新写作是学生作文目的,只要加强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才能下笔如有神。
  参考文献:
  [1].吕小傍《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3期
  [2].梅东强《加强训练,让学生快乐习作》《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9期
  [3].陈一芬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