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Book5 unit4 lesson1 教学反思

【作者】 王宏云

【机构】 湖北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本节课是PEP Book5 unit4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句型What can you do?I can….询问某人能做什么事并回答。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法,游戏法,任务教学法,调查法,很好地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做反思如下: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句型呈现之后的操练活动中,笔者采用了链条游戏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练新句。一问一答的机械操练很枯燥,但将机械操练活动放在学生喜欢的链条游戏任务活动中开展,操练活动就变得有生机和活力了;在巩固和拓展阶段,笔者设计了调查好友能做什么事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一定的任务,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结合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喜欢的聚会有圣诞、新年和儿童节聚会。所以在备课时笔者有针对性地收集了这三种聚会的图片,在课堂教学巩固拓展阶段,笔者利用这三种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聚会,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本节课的导入阶段,我设计了一份表格,并设计问题:Mike,Zhang Peng and John will have an English party next Tuesday(下周二),what can they do?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音并完成表格,提高听音的指向性,帮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听音的习惯;



 

  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组织了两次四人小组活动,一个是为操练新学语言设计的链条游戏活动,另一个是为巩固提高所学语言而设计的语言创编活动,这两个活动各用了五分钟和十分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竞争,也有帮助,取长补短,增强了他们的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学习策略得到了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