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研究
【作者】 刘化彬
【机构】 山东省临沂青年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但是,随着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内容的加深,以及升学压力的加大,大多数小学生感到英语学习越来越难,这无形中削弱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成绩也每况愈下.那么培养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持续和稳定的学习动力,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也是小学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培养;兴趣;小学生;英语
一、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所谓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这种趋向性和选择性能够使人排除一切障碍,去探索实现。学习中的兴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集中精力、积极生动地不断探索,不断进击,尽快达到学习目标的速度。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一件事,一个物体产生兴趣时,才会充分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迫不及待的去了解、掌握它。然而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初识英语,学生感到新鲜,学习兴趣也比较高。但是,随着词汇的大量增加和教材难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会不断降温,甚至会产生畏惧情绪,完全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英语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因此,兴趣的培养对学好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由学习英语活动本身和学习英语的目的、任务引起的。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玩、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兴趣是由任务引起的,而要完成英语的学习任务,兴趣又是关键。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小学英语在学习的内容上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方式方法上,更要坚持愉悦式教学方法。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意识,使他们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不仅在欣赏人,更在欣赏英语之美,学习之“趣”。这样不仅减轻了学习英语的压力和负担,还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更进一步符合我们的“乐学”原则。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完成英语的教学任务,兴趣是主导,兴趣是前提。有趣的英语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而要吸引学生更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培养坚强性格,坚强的性格则能收获美丽的人生。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
二、影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因素
(一)小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语调丰富、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我们始终感到热闹有余, 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初学英语感到很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旺盛,靠机械的记忆还可应付,但久而久之,单词越学越多,学生又得记读音,又得记拼写,还得背句型。有的同学顾此失彼,由学不会到不愿意学,失去了兴趣, 放弃了英语学习。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他们只对游戏活动感兴趣,只要老师布置背单词、读课文、听录音等任务时,学生的热情就荡然无存。英语学习本来就无捷径可走,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得死记硬背, 可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教师因素
1.教师个性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良好的个性素质能极大的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要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会因此爱戴老师,尊敬老师,感激老师,爱听老师上课,从而爱学英语。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可以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
2.教师心理品质对学习兴趣的影响。教师心理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和源泉。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所学的东西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可以说, 兴趣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前提,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这已为大家所共识,并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艺术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究,但大多数人很少注意甚至忽略了自身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三、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持久的保持下去,才能让学生不断处于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小学阶段的儿童刚刚接触英语,有很大的好奇心,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 加之年龄小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没法长时间集中。那种单调的,只注重讲解、机械模仿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必然不能适应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极大的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小学生有爱闹爱说(下转第73页)(上接第68页)的童稚气,天真活泼可爱。他们无所顾忌,敢说、敢做、好动,求新求异愿望强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活泼、和谐、浓洽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欢愉的心态下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新知。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
(二)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来, 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英语, 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干扰,并辅以手势、动作、肢体语言等,在反复训练中逐渐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例如:师生间相互问候,道别或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做动作或奖励等,做到课堂教学英语化,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宏,如何让英语课充满情趣[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2陈新,"趣"字当头教单词[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3许德贵,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
关键词:培养;兴趣;小学生;英语
一、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所谓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这种趋向性和选择性能够使人排除一切障碍,去探索实现。学习中的兴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能促进学生集中精力、积极生动地不断探索,不断进击,尽快达到学习目标的速度。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一件事,一个物体产生兴趣时,才会充分调动各种智力因素,迫不及待的去了解、掌握它。然而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初识英语,学生感到新鲜,学习兴趣也比较高。但是,随着词汇的大量增加和教材难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会不断降温,甚至会产生畏惧情绪,完全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英语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因此,兴趣的培养对学好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由学习英语活动本身和学习英语的目的、任务引起的。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玩、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兴趣是由任务引起的,而要完成英语的学习任务,兴趣又是关键。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小学英语在学习的内容上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方式方法上,更要坚持愉悦式教学方法。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意识,使他们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不仅在欣赏人,更在欣赏英语之美,学习之“趣”。这样不仅减轻了学习英语的压力和负担,还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更进一步符合我们的“乐学”原则。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完成英语的教学任务,兴趣是主导,兴趣是前提。有趣的英语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而要吸引学生更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形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培养坚强性格,坚强的性格则能收获美丽的人生。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
二、影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因素
(一)小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语调丰富、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我们始终感到热闹有余, 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初学英语感到很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旺盛,靠机械的记忆还可应付,但久而久之,单词越学越多,学生又得记读音,又得记拼写,还得背句型。有的同学顾此失彼,由学不会到不愿意学,失去了兴趣, 放弃了英语学习。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他们只对游戏活动感兴趣,只要老师布置背单词、读课文、听录音等任务时,学生的热情就荡然无存。英语学习本来就无捷径可走,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得死记硬背, 可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教师因素
1.教师个性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良好的个性素质能极大的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要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会因此爱戴老师,尊敬老师,感激老师,爱听老师上课,从而爱学英语。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可以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
2.教师心理品质对学习兴趣的影响。教师心理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和源泉。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所学的东西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可以说, 兴趣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前提,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这已为大家所共识,并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艺术等方面作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究,但大多数人很少注意甚至忽略了自身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三、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持久的保持下去,才能让学生不断处于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小学阶段的儿童刚刚接触英语,有很大的好奇心,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 加之年龄小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没法长时间集中。那种单调的,只注重讲解、机械模仿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必然不能适应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极大的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小学生有爱闹爱说(下转第73页)(上接第68页)的童稚气,天真活泼可爱。他们无所顾忌,敢说、敢做、好动,求新求异愿望强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活泼、和谐、浓洽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欢愉的心态下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新知。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
(二)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来, 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英语, 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干扰,并辅以手势、动作、肢体语言等,在反复训练中逐渐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例如:师生间相互问候,道别或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做动作或奖励等,做到课堂教学英语化,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宏,如何让英语课充满情趣[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2陈新,"趣"字当头教单词[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3许德贵,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