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课改实践中的习作教育
【作者】 刘小莲
【机构】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象狮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和新课程实验教材的使用,我觉的以前的学生特别害怕学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厌烦。而现在,经过五年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但对语文学科感兴趣,而且对习作也有很大的兴趣。我想,这是我们语文老师一直梦寐以求的事。究竟如何令学生喜欢习作,这就看你怎样设计使用新教材,怎样巧设课堂教学。其实,教材犹如一把钥匙,你能用好它,你就可以走进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
关键词:课改实践;学生;习作教育
学生是因为不会写,没兴趣写,才导致他厌写。因此,要让学生有习作的自信心,有习作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因此,作文教学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使学生对作文“有饥饿感”、“有食欲”。进过几年的实实践探索,我觉得要让学生从“害怕写”到“喜欢写”作文,特别是对汉语没有兴趣的学生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要求,让学生对习作有信 心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对写作有自信心,他才会有兴趣去写。我们平常都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期望过高,要求过多,急于求成,反而效果更差。面对学生不太喜欢习作的时候,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等待幼苗成长的耐心,多宽容学生,允许他们出错,即使他们的习作语句不通顺,错字多,也别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班学生,他们的语文成绩较差,刚开始第一篇作文,我布置写《我的新老师》,结果第二天令我大吃一惊。全班50人,只有30本作文教给我,20本没交。天啊,我从没试过一个班学生这样交作业。我当时非常气愤,很想批评他们,以为是自己上课讲得不清楚,还是他们偷懒不写。后来,我才找出他不交的原因就是—不会写。那时候,我才静下心来反思,怎么办?那么多学生不会写?于是,我就对他们降低要求,不限字数,容许有错误,只要肯写就行了。经过半学期的改良教学,其中自查后,他们每次习作都基本上能交齐作业,渐渐地他们对写作有了信心。
二、自由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写作文,最不喜欢的是老师规定内容范围。因此,我一直以来都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减少对学生的思维限制,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图片和有关媒体介绍都可以。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口头介绍。这样,学生可以向同学们大胆介绍家乡的景物,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我还让其他学生在恰当的时候给他提意见,让他把说话的更完整。同学们也也可一起帮他修改不当的词语,从而在快乐的气氛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指导他们写下来。
每次作文,我都利用一切时机,让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评改作品,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驰聘的舞台,让学生、家长、老师可以把想说的话尽情倾吐,从而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写作道路作铺垫。
三、点滴进步,对学生适时表扬
在习作教学中,班上都会存在这样情况,有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比较快,而有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很难提高。如何令这不分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呢?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
在我现在所教的班级,就有这样的学生,他每次习作都达不到要求,不会动笔写,字数不够,总是说没内容可写。于是,我就叫他写班上的事情,就从最简单的事写起。比如说,今天的班干部做什么事,得到了老师怎样的评价,今天班上发生什么新鲜事……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应该不难写。尽管他们所写的文章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字数不够,我都不会批评他。但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会对她的表现作出肯定和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点评有效,互相促进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我的作文评讲课中,我常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再由老师批改后在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我不仅仅会对那些优秀习作进行点评,几乎全班学生的作文我都点评。比如,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后,在用词、表达、修饰手法等方面写得好的,我就在班上表扬他们。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点评,他们都会觉得很高兴,开始有写作的喜悦感、成功感,从而就消除了他们对习作的畏惧。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文展览品展览上,让全班同学将所有的作品全部看一次,并向该同学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再把“成果”发放给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达到互相促进。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班成立了“读书娱乐圈”,建立了舒适的图书角,把从图书室借到的书籍,以及学生自己借出来的书籍,分类摆放好,供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另外,每周由班干部负责评选出十大“读书明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同时,也为他们创造浓厚的读书气氛围。此外,我还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古今中外名著,结合课文学习专题,多让学生写读书感受。写作要求不能太高,从一两句话说起,慢慢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写作习惯,让他们通过多读—多写—乐读—乐写,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几年实践结果证明,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阅读其它有益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语言和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只要能如此坚持下去,我相信学生真的可以做到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关键词:课改实践;学生;习作教育
学生是因为不会写,没兴趣写,才导致他厌写。因此,要让学生有习作的自信心,有习作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因此,作文教学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使学生对作文“有饥饿感”、“有食欲”。进过几年的实实践探索,我觉得要让学生从“害怕写”到“喜欢写”作文,特别是对汉语没有兴趣的学生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要求,让学生对习作有信 心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对写作有自信心,他才会有兴趣去写。我们平常都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期望过高,要求过多,急于求成,反而效果更差。面对学生不太喜欢习作的时候,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等待幼苗成长的耐心,多宽容学生,允许他们出错,即使他们的习作语句不通顺,错字多,也别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班学生,他们的语文成绩较差,刚开始第一篇作文,我布置写《我的新老师》,结果第二天令我大吃一惊。全班50人,只有30本作文教给我,20本没交。天啊,我从没试过一个班学生这样交作业。我当时非常气愤,很想批评他们,以为是自己上课讲得不清楚,还是他们偷懒不写。后来,我才找出他不交的原因就是—不会写。那时候,我才静下心来反思,怎么办?那么多学生不会写?于是,我就对他们降低要求,不限字数,容许有错误,只要肯写就行了。经过半学期的改良教学,其中自查后,他们每次习作都基本上能交齐作业,渐渐地他们对写作有了信心。
二、自由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写作文,最不喜欢的是老师规定内容范围。因此,我一直以来都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减少对学生的思维限制,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图片和有关媒体介绍都可以。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口头介绍。这样,学生可以向同学们大胆介绍家乡的景物,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我还让其他学生在恰当的时候给他提意见,让他把说话的更完整。同学们也也可一起帮他修改不当的词语,从而在快乐的气氛中,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指导他们写下来。
每次作文,我都利用一切时机,让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评改作品,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驰聘的舞台,让学生、家长、老师可以把想说的话尽情倾吐,从而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写作道路作铺垫。
三、点滴进步,对学生适时表扬
在习作教学中,班上都会存在这样情况,有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的作文水平提高比较快,而有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很难提高。如何令这不分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呢?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关注的问题。
在我现在所教的班级,就有这样的学生,他每次习作都达不到要求,不会动笔写,字数不够,总是说没内容可写。于是,我就叫他写班上的事情,就从最简单的事写起。比如说,今天的班干部做什么事,得到了老师怎样的评价,今天班上发生什么新鲜事……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应该不难写。尽管他们所写的文章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字数不够,我都不会批评他。但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会对她的表现作出肯定和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点评有效,互相促进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我的作文评讲课中,我常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再由老师批改后在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我不仅仅会对那些优秀习作进行点评,几乎全班学生的作文我都点评。比如,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后,在用词、表达、修饰手法等方面写得好的,我就在班上表扬他们。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点评,他们都会觉得很高兴,开始有写作的喜悦感、成功感,从而就消除了他们对习作的畏惧。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文展览品展览上,让全班同学将所有的作品全部看一次,并向该同学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再把“成果”发放给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达到互相促进。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班成立了“读书娱乐圈”,建立了舒适的图书角,把从图书室借到的书籍,以及学生自己借出来的书籍,分类摆放好,供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另外,每周由班干部负责评选出十大“读书明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同时,也为他们创造浓厚的读书气氛围。此外,我还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古今中外名著,结合课文学习专题,多让学生写读书感受。写作要求不能太高,从一两句话说起,慢慢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写作习惯,让他们通过多读—多写—乐读—乐写,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几年实践结果证明,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阅读其它有益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语言和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只要能如此坚持下去,我相信学生真的可以做到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