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作者】 李发宗

【机构】 甘肃省山丹县东乐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对作文教学进行有效尝试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 有效 尝试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文教学就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生怎样写作文也成为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以来,许多语文老师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仍然觉得作文教学是一个难题。我们分析认为,学生作文水平差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把作文当作任务来完成,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达的需要。其次是学生知识面狭窄,写作素材贫乏,缺少生活积累。第三是不会思考,缺少联想。
  针对以上情况,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作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分解要求,降低难度,激发写作兴趣。
  我们以往的作文,往往要求学生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无论是立意,还是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提出要求,因而使学生受到的束缚比较多,即使有一星半点的思想火花也无从写起,为完成任务只好东拼西凑或胡乱应付。这样的作文要么支离破碎,要么内容空洞。得不到老师的好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写作的信心,越是怕写越写不好,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不良后果。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尝试在作文时分解要求降低难度。比如写人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抓住其中一两个方面进行认真观察,写出特色即可如:将人物描写分解为外貌描写、语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在进行人物描写训练时,我让他们以本班同学为模特,在一周之内写出三四个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在班内进行交流,让其他同学猜“写的是谁”,然后大家评议哪一方面写的好、人物特征抓得准,哪一些是败笔,需要作怎样的修改。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而且使他们明白了写人物要抓重点、显特色,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然后将观察描写的范围扩大到家人、邻居以及陌生人。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作文中就很少出现三十岁的妈妈和六十岁的奶奶只有头发不同的毛病,而且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在练习写事时,我将事分解为情节交代、自然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情节交代主要训练复述;场景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训练要求学生随时观察记下所见景物和场面如:菜市场、特殊天气、有趣的自然现象、优美的自然景色等。将写出的短文在班内交流评议,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议论性文段的训练只要求对所见所闻或自己有感触的文字材料从某一个角度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要求全面,不苛求论证结构。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这样写出的作文,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只是一些精彩的片段,但为写完整的作文积累了素材。这样做,要求降低了,目标明确了,学生眼中有物了,写起来自然轻松愉快,提高了写作兴趣。
  二、我手写我口,写我心,有感而发
  杜甫曾在《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作者在特定场合下的特殊感受,而我们的学生作文之所以犯难是由于心中没感,所以没有写作的冲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经历了一件特别愉快或者特别伤心、委屈、气愤等使感情受到强烈震动的事时,我们都有把它写下来的欲望;我们看到一处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一个特别的人物形象或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时,也有写下来的欲望,有时看一篇文章或看一部影视剧也会使我们浮想联翩,这时如果我们下笔去写就会写得充实生动。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或生搬硬套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作文训练可以不限题目,不限体裁,只要有感而发,内容健康就行。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积累了写作素材,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
  三、利用影视、图片激发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阅历是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人的阅历、认识水平、经验等往往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事事亲历。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读书是一个渠道,看电视电影,展览图片也是了解国家大事、放眼全球、接近大自然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尤其在今天电视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我们的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这样一个年龄阶段,对于电视节目的喜爱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爱好,几乎所有的家长,一见老师总要诉苦“我那孩子一有时间就看电视,有时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你说可咋办?”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及时的引导和利用,每周开展了一节影评课,要求学生在课上生动地复述所看电影电视的情节、描述电视中所见景色、评论人物形象、演员的演技、一两个感人的情节、一两句台词的优劣、某一个细节的处理,甚至演员的化装、服饰等,可以说信手拈来都是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了,认识事物有了一定的深度,具备了一定的辨证思维能力,作文水平也明显提高了。
  四、一题多练
这里所说的一题多练有两个意思:一是同一个思路反复写两到三次;二是提倡学生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写出不同的主题。
  许多学生作文,粗制滥造,漏洞百出,错别字满篇,一篇作文写完后不进行认真修改,老师批阅之后,由于下篇作文不再写这一题目,因此他便只关心分数和最后的批语而不去关心其他问题,致使同样的错误在以后的作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即使长期训练,老师认真批阅也收效甚微,达不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而一篇作文连续作两到三次每次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结果就不一样了,若能面批,效果更佳。
  想象不丰富、思路狭窄,往往使作文枯燥内容单薄,想办法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去考虑,也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上是我的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尝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仅作抛砖引玉,希望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