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快乐主宰小学体育课堂
【作者】 王本利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路山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更是爱玩,在教室里坐久了,非常期待能走出课堂。这样一来,体育课便承载了孩子们的许多期望。然而,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质和“三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带有浓厚的竟技色彩,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发展甚少考虑。
中国然而在体育课堂中快乐教育强调学生的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如何达到这教育效果,体育课堂应提高育人水平;“激兴趣”,提高课堂气氛;“玩中学”,促进学生爱体育;“感快乐”, “寓教于乐”。
一、爱学生,提高育人水平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起码的要求。小孩子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挥高度的创造力。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能营造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首备条件。
曾经有一位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差的学生,经常在班级闹事,无心向学。任课教师甚至家长都认为无药可救,我经常与其沟通,吸收他参加我学校田径队。对他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培养他的毅力,教会他做人。同时与有关任课教师研究,一点一滴地对他补习文化课,指导他把体育运动中刻苦训练的精神迁移到文化学习中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位学生不仅体质有了迅速的提高,文化学习、遵守纪律方面也有良好发展。
像这样的事例在教学中是经常有的,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接受你,教师唯有心中充满师爱,才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学校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二、激兴趣,提高课堂气氛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首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简单的问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最后学生比较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
三、玩中学,促进学生爱体育
“快乐教育”认为,喜欢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特点,不是缺点。所以如何组织好“玩”,玩得开心,我们做老师就应探索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上,教会学生如何去玩,而玩得高兴,从学习中引得他们由爱玩到会玩,在玩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以达到发展才能和个性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低年级的前滚翻教学时,我设计了一节前滚翻的课。开始上课了,“同学们都很爱玩游戏是吧,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用我们的身体怎样向前滚动更圆滑!”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并且有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动起来。通过练习,有的同学说:“这些都太枯燥了,一点都不好玩。”我借机启发学生:“想想怎么使游戏难一点,要加大游戏的难度,从哪几方面考虑?你在平时玩游戏时,都是哪方面吸引你?”学生开始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看法。我说,“再想想平时玩游戏时,同学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有同学说想起来了“跑的游戏”,我们最爱玩,最激烈了。那么在我们体育课中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游戏:障碍前滚翻接力赛,又有跑又有翻。请学生4人一组,在小垫子上自由的滚翻。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的组同学很有想象力,连做几个滚翻动作。练习结束后我们就来激烈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跨过小垫子,钻过呼啦圈,做滚翻动作,最后绕过标志物返回,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这样,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进行,使学生在欢乐、团结、成功的喜悦中活学巧练,从而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
事实证明,体育课堂只有真正触动每个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并在玩乐中知道运动的目的和意义,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爱体育、爱运动。而这种爱必然会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中来,从而带动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四、感快乐,进行教学评价
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这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卸掉”自己的“权威”让学生们自评互评,交流学习心得,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培养民主气氛,课后教师再去引导组织好学生的评价。有时即使是离谱的评价,通过教师、同学的讨论也是对评价者的一次教育的机会,这样一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对自己在教学、师生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或者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行为。
总之,在“快乐体育”中,要想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学有所得。应从爱学生、激兴趣、玩中学、感快乐的教学手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课堂的快乐感,他们就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收到优质的效果。
中国然而在体育课堂中快乐教育强调学生的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如何达到这教育效果,体育课堂应提高育人水平;“激兴趣”,提高课堂气氛;“玩中学”,促进学生爱体育;“感快乐”, “寓教于乐”。
一、爱学生,提高育人水平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起码的要求。小孩子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挥高度的创造力。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能营造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首备条件。
曾经有一位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差的学生,经常在班级闹事,无心向学。任课教师甚至家长都认为无药可救,我经常与其沟通,吸收他参加我学校田径队。对他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培养他的毅力,教会他做人。同时与有关任课教师研究,一点一滴地对他补习文化课,指导他把体育运动中刻苦训练的精神迁移到文化学习中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位学生不仅体质有了迅速的提高,文化学习、遵守纪律方面也有良好发展。
像这样的事例在教学中是经常有的,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接受你,教师唯有心中充满师爱,才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学校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二、激兴趣,提高课堂气氛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首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简单的问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最后学生比较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
三、玩中学,促进学生爱体育
“快乐教育”认为,喜欢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特点,不是缺点。所以如何组织好“玩”,玩得开心,我们做老师就应探索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上,教会学生如何去玩,而玩得高兴,从学习中引得他们由爱玩到会玩,在玩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以达到发展才能和个性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低年级的前滚翻教学时,我设计了一节前滚翻的课。开始上课了,“同学们都很爱玩游戏是吧,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用我们的身体怎样向前滚动更圆滑!”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并且有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动起来。通过练习,有的同学说:“这些都太枯燥了,一点都不好玩。”我借机启发学生:“想想怎么使游戏难一点,要加大游戏的难度,从哪几方面考虑?你在平时玩游戏时,都是哪方面吸引你?”学生开始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看法。我说,“再想想平时玩游戏时,同学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有同学说想起来了“跑的游戏”,我们最爱玩,最激烈了。那么在我们体育课中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游戏:障碍前滚翻接力赛,又有跑又有翻。请学生4人一组,在小垫子上自由的滚翻。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的组同学很有想象力,连做几个滚翻动作。练习结束后我们就来激烈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跨过小垫子,钻过呼啦圈,做滚翻动作,最后绕过标志物返回,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这样,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进行,使学生在欢乐、团结、成功的喜悦中活学巧练,从而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
事实证明,体育课堂只有真正触动每个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并在玩乐中知道运动的目的和意义,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爱体育、爱运动。而这种爱必然会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中来,从而带动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四、感快乐,进行教学评价
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这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卸掉”自己的“权威”让学生们自评互评,交流学习心得,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培养民主气氛,课后教师再去引导组织好学生的评价。有时即使是离谱的评价,通过教师、同学的讨论也是对评价者的一次教育的机会,这样一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对自己在教学、师生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或者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行为。
总之,在“快乐体育”中,要想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学有所得。应从爱学生、激兴趣、玩中学、感快乐的教学手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课堂的快乐感,他们就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收到优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