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学生动漫学习的能力
【作者】 崔 峰
【机构】 山东省昌乐外国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一、动漫欣赏课, 开启学生创意的大门。我们一起欣赏动画、分析动画,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名家的动漫制作技巧,开阔了孩子的视野,闪现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无限的创意;二、网络资源共享,提升学习效率,网站上的动漫素材资源和动漫微课程学件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三、网络交互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建构新知;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促进合作。五、作品交流多样化,增强学习成就感。
关键词:动漫 网络 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界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校园,作用于教育,运用于课堂,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那么怎样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学生动漫学习的能力?
一、动漫欣赏课,开启学生创意的大门
互联网提供的知识信息,是一个教师远远所不能及的,学生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可自由自在地去获取他想要的东西。这一发展,改变了让学生的思维沿着单一教师思维延深的束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变为主动吸取自已感兴趣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这一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在知识天空中翱翔的感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网络环境下,大量的动漫平台网站,动漫作品集,如:小小作品,小破孩系列等等,要求学生选好一个主题,有针对性的欣赏。如我们对这样一些动漫画面记忆深刻:跑起来两腿像“风火轮”,哭起来立刻“泪流成河”,怒起来头顶火苗燃烧,五官严重变形……这些充满想象、夸张的画面与现实景观构成强烈的离间效应,对受众的视觉和心理形成巨大的冲击,为其带来极大的新奇感。我们一起欣赏动画、分析动画,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名家的动漫制作技巧,开阔了孩子的视野,闪现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无限的创意。
如欣赏《小人吃苹果》事例时,先分析“什么动,什么不动”找出每层中分别设计什么内容,人物的逐帧是怎么做的。然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有主题的逐帧动画作品。于是有的同学画了钓鱼,有的同学做的砍树,有的是“双人对打”……各式各样的逐帧小动画呈现于同学们面前,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二、网络资源共享,提升学习效率
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常用的动画背景素材、逐帧动画素材、形状渐变素材、flash音效素材等,放在学校的FTP网站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下载,可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还可节省学生搜索资料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动画的呈现方式,镜头的运用,动画效果的处理上。
三、网络交互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研究。多媒体网络,改变了信息展示的形式和传播的方式,变线性单向为交互性、多向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和交流、评价信息。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个体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合作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一个主要形式,因为在智慧和智慧的碰撞中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网络教学的“平等”:“交流”特性为学生的协同学习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促使在探究中构建较为稳定的知识。
网络课堂的交互学习,重要教学内容视频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随时可以点开老师都录成了视频,再次观看、揣摩。使自己的智力和动画制作能力得到锻练和发展,使学习变得主动有趣。
练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在线论坛”和同学、老师交流。如:当学生的学习了形状渐变后,有的同学提出了:我的三角形变四边形,为什么一闪而过,没有变化的过程?同学们马上帮他分析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1.起始帧和结束帧上的图形是点状的“原始图形”吗?2.补间是“形状渐变”吗?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论坛中学生相互启发、交流补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面广量大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吸收新信息,不断修正、完善、深化个体学习时所获取的知识,完成新知的建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目标,获得了学习成功体验。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促进合作。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动漫课中“小组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作品的评价交流可以采用组内自评、组内互评、全班交流。小组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
如:我在小组评价环节,有时用画星的方式、有时用画红旗的方式、还可用贴贴画的方式。也可创设了“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最佳作品设计奖”来综合评价孩子。
五、作品交流多样化,增强学习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内心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
在每个学期,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在学校网站上挂上学生动画、漫画作品,并开放论坛,让学生参与评论。批评可以让学生改正缺点,赞扬可以给学生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大量收集学生优秀的动画作品送往电视台和各媒体播放,与交通局、环保局合作,让学生做公益宣传短片。
关键词:动漫 网络 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实践的逐步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界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校园,作用于教育,运用于课堂,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那么怎样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学生动漫学习的能力?
一、动漫欣赏课,开启学生创意的大门
互联网提供的知识信息,是一个教师远远所不能及的,学生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可自由自在地去获取他想要的东西。这一发展,改变了让学生的思维沿着单一教师思维延深的束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变为主动吸取自已感兴趣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这一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在知识天空中翱翔的感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网络环境下,大量的动漫平台网站,动漫作品集,如:小小作品,小破孩系列等等,要求学生选好一个主题,有针对性的欣赏。如我们对这样一些动漫画面记忆深刻:跑起来两腿像“风火轮”,哭起来立刻“泪流成河”,怒起来头顶火苗燃烧,五官严重变形……这些充满想象、夸张的画面与现实景观构成强烈的离间效应,对受众的视觉和心理形成巨大的冲击,为其带来极大的新奇感。我们一起欣赏动画、分析动画,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名家的动漫制作技巧,开阔了孩子的视野,闪现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无限的创意。
如欣赏《小人吃苹果》事例时,先分析“什么动,什么不动”找出每层中分别设计什么内容,人物的逐帧是怎么做的。然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有主题的逐帧动画作品。于是有的同学画了钓鱼,有的同学做的砍树,有的是“双人对打”……各式各样的逐帧小动画呈现于同学们面前,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二、网络资源共享,提升学习效率
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常用的动画背景素材、逐帧动画素材、形状渐变素材、flash音效素材等,放在学校的FTP网站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下载,可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还可节省学生搜索资料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动画的呈现方式,镜头的运用,动画效果的处理上。
三、网络交互学习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研究。多媒体网络,改变了信息展示的形式和传播的方式,变线性单向为交互性、多向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和交流、评价信息。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个体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合作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一个主要形式,因为在智慧和智慧的碰撞中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网络教学的“平等”:“交流”特性为学生的协同学习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促使在探究中构建较为稳定的知识。
网络课堂的交互学习,重要教学内容视频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随时可以点开老师都录成了视频,再次观看、揣摩。使自己的智力和动画制作能力得到锻练和发展,使学习变得主动有趣。
练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在线论坛”和同学、老师交流。如:当学生的学习了形状渐变后,有的同学提出了:我的三角形变四边形,为什么一闪而过,没有变化的过程?同学们马上帮他分析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1.起始帧和结束帧上的图形是点状的“原始图形”吗?2.补间是“形状渐变”吗?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论坛中学生相互启发、交流补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面广量大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吸收新信息,不断修正、完善、深化个体学习时所获取的知识,完成新知的建构,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目标,获得了学习成功体验。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促进合作。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动漫课中“小组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作品的评价交流可以采用组内自评、组内互评、全班交流。小组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
如:我在小组评价环节,有时用画星的方式、有时用画红旗的方式、还可用贴贴画的方式。也可创设了“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最佳作品设计奖”来综合评价孩子。
五、作品交流多样化,增强学习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内心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
在每个学期,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在学校网站上挂上学生动画、漫画作品,并开放论坛,让学生参与评论。批评可以让学生改正缺点,赞扬可以给学生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大量收集学生优秀的动画作品送往电视台和各媒体播放,与交通局、环保局合作,让学生做公益宣传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