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愉快教学法在高中美术中的应用
【作者】 胡曦文
【机构】 四川省岳池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营造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心理安全与思维驰骋的学习空间,能在乐学中获得自主发展机会和提升美术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 愉快教学法 应用
寓教于乐原则告诉我们,教寓乐中,乐为教存。让学生在乐趣交融的学习情景中学习,是近年来新课改倡导的重要理念。而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落实这一理念的有效方法,因而倍受教师推崇和喜爱。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这一方法也得到了有效运用,其目的就是营造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减小高中学习压力,让学生获得心理安全与思维驰骋的学习空间,能在乐学中提升美术素养,发展美术能力。
一、愉快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一)学生学习的需要。孔子云:“知子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实施愉快教学法,说到底就是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的愉悦融洽的教学氛围,实现心的交流和智的碰撞。而高中巨大的学习压力,常使学生心理紧张和身心疲惫,在课堂实施愉快教学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让学生获得放松和舒展的机会。
(二)教学改革的需要。高中美术是艺术教育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美术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但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都受高考应试影响,多采用“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学,方式简单,效果不足。为了追求升学率,有时甚至把美术教育沦为“偏房”,大量挤占美术教学时间和空间。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引起足够重视,除了主管部门指挥棒转外,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行动,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三)人体发展的需要。科学实验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对他将从事社会职业,比如工业、农业、教育、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都有极大的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愉快教学法实施的具体方法
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从美术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师生互动中的乐学因子,采用学生喜爱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情促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一)教态亲切自然。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综合反映,包括表情、眼神、动作、神态、姿态等,是一门无声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能营造一种和谐气场,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放开想象。大凡优秀的教师都善于运用教态作用,特别是运用微笑表情进行教学和交际,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深刻懂得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那番话:“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从教师的微笑中,学生会能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
(二)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促进、推动和激励作用。正由于激趣这种巨大作用,所以又有人把激趣当作愉快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从开课到结课都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地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美术教学,就需要学生这种自始至终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形象直观教学。而传统讲授法常使人昏昏欲睡,实物演示法也只能暂获得新意。在“班班通”工程全面实施的今天,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智能大屏电视为呈现终端的多媒体,不仅能营造图文并茂、声像辉映的教学场景,还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创造力。我们知道,这种多媒体集视频、音频、文字、图像、动画为一体,课堂上呈现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环绕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寓教于乐,为成功实施愉快教学法奠定了硬件支撑,还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激起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还能身临其境,产生联想。如在教学欣赏课《地狱之门》时,通过设置超级链接,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艺术海洋里遨游。
(四)重视辅导环节。辅导不仅是解惑,是帮扶学生解决某种问题,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流,是师生对某个问题的深刻探讨。美术课中的辅导,与其他学科不同,这是由美术技术习得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时间较长,一般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左右时间。所以,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创新辅导方法,不能采取放羊式,走走看看就了事。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渗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我们还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以融洽气氛。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曾经说道:“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实施愉快法就是使之成为现实,让学生在主动扮演学习主人翁角色中习得美术知识,发展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家媚,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高中美术 愉快教学法 应用
寓教于乐原则告诉我们,教寓乐中,乐为教存。让学生在乐趣交融的学习情景中学习,是近年来新课改倡导的重要理念。而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落实这一理念的有效方法,因而倍受教师推崇和喜爱。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这一方法也得到了有效运用,其目的就是营造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减小高中学习压力,让学生获得心理安全与思维驰骋的学习空间,能在乐学中提升美术素养,发展美术能力。
一、愉快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一)学生学习的需要。孔子云:“知子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实施愉快教学法,说到底就是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的愉悦融洽的教学氛围,实现心的交流和智的碰撞。而高中巨大的学习压力,常使学生心理紧张和身心疲惫,在课堂实施愉快教学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让学生获得放松和舒展的机会。
(二)教学改革的需要。高中美术是艺术教育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美术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但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育都受高考应试影响,多采用“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学,方式简单,效果不足。为了追求升学率,有时甚至把美术教育沦为“偏房”,大量挤占美术教学时间和空间。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引起足够重视,除了主管部门指挥棒转外,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行动,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三)人体发展的需要。科学实验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对他将从事社会职业,比如工业、农业、教育、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都有极大的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愉快教学法实施的具体方法
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从美术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师生互动中的乐学因子,采用学生喜爱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情促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一)教态亲切自然。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综合反映,包括表情、眼神、动作、神态、姿态等,是一门无声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能营造一种和谐气场,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放开想象。大凡优秀的教师都善于运用教态作用,特别是运用微笑表情进行教学和交际,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深刻懂得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那番话:“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从教师的微笑中,学生会能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
(二)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促进、推动和激励作用。正由于激趣这种巨大作用,所以又有人把激趣当作愉快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从开课到结课都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地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美术教学,就需要学生这种自始至终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形象直观教学。而传统讲授法常使人昏昏欲睡,实物演示法也只能暂获得新意。在“班班通”工程全面实施的今天,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智能大屏电视为呈现终端的多媒体,不仅能营造图文并茂、声像辉映的教学场景,还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创造力。我们知道,这种多媒体集视频、音频、文字、图像、动画为一体,课堂上呈现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环绕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寓教于乐,为成功实施愉快教学法奠定了硬件支撑,还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激起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还能身临其境,产生联想。如在教学欣赏课《地狱之门》时,通过设置超级链接,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艺术海洋里遨游。
(四)重视辅导环节。辅导不仅是解惑,是帮扶学生解决某种问题,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流,是师生对某个问题的深刻探讨。美术课中的辅导,与其他学科不同,这是由美术技术习得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时间较长,一般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左右时间。所以,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创新辅导方法,不能采取放羊式,走走看看就了事。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渗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我们还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以融洽气氛。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曾经说道:“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实施愉快法就是使之成为现实,让学生在主动扮演学习主人翁角色中习得美术知识,发展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家媚,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