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分析

【作者】 张 兰

【机构】 四川简阳市清风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也促使教师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完善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方法,并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开展策略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有效性的不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限制了教师的发挥以及学生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教师开始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教师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以求通过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从目前来看,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并不够,还无法发挥其真实的效力。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小学语文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从本质上说,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相比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具体地说,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和考纲内容进行机械的讲解,从主观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就导致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却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也无法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闸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其首要的任务是明确自身新的角色,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教师需要更合理的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更自主的探究,而不再是强行干涉学生的思维和意识,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指定的教学计划是提出问题和课前引导(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20分钟)、课堂总结(10分钟)。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导者与监督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自主探究,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足够的信息,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和思考,进而获得不同的认识。基于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是全面的,才更能符合学生的个性与特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对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进行汇总,也就是要组织学生表达自己探究学习的结果,并对学生遇到的疑难点进行总结和汇总。此时,教师才能以学生遇到的疑难点为基础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总结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课文,使自主探究学习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效率,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也就是要以小组为单位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长相思》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求学生熟练地朗读这首古诗,同时对古诗进行白话文翻译。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景物,分析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小组中间,学生能够更自由的表达自身的观点与看法,同时能够让学生聆听和借鉴其他同学的思维角度。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达到提高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四、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
  此外,部分教师发现学生并不能在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真实的提升。经分析后众多教师发现,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层,导致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收获的探究性学习。相反,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无法完成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甚至挫伤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的使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正视学生个体间基础与能力的差异。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按照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对其进行合理的分层。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其探究这篇课文的人物形象,并探究课文内容对人生的气势。针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要求其完成课文中生字词的积累,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正确的把握。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梳理了不同的探究学习目标,其符合了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真实全面的发展,进而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结束语
  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引导学生建构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方法,需要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与交流,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菊英.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3(01)
  [2]郭士超.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