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搭建写作兴趣的平台

【作者】 杨海丽

【机构】 山东临沂市郯城县育才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学生之所以对作文普遍地不感兴趣,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情感的缺失。真情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一旦“源头活水”滚滚而来,思想的火花就会进射出耀眼的光芒,文字就会随笔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关键词:素材;评价;活动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学生之所以对作文普遍地不感兴趣,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情感的缺失。真情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一旦“源头活水”滚滚而来,思想的火花就会进射出耀眼的光芒,文字就会随笔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粗浅的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积累素材 做好笔记.
  俗话说:“开卷有益”,“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这就要求学生多读书,多读课外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好笔记,时不时地翻阅,只有积累的素材多了,在写作时才有话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特别是进入初一以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广泛地涉猎,这也是为将来学业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内教材,同时又要推荐一些教学大纲规定的补充读物,如外国小说《童年》、《鲁滨孙漂流记》,从优秀的图书和杂志中汲取营养,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所以,素材积累多了,才能写好作文。
  二、鼓励学生,大胆写作。  
  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写”的单一做法,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即放开形式让学生自由写。不要用固定的框框困住学生的思维,步步为营,不敢越雷池一步,刻板僵硬。要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做到“童言无忌”。 
  三、鼓励学生,主动评价。
  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批”的单一做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来。常用的方法有:自评、同桌互评、全班评等。学生在作文本上写上评语与批注,然后自行反馈交流,有时候意见不统一,还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但这又何妨呢?争论的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我比较欣赏自评。叶老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通过自改,学生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这学期,我刚实施这个做法的时候,学生有点不习惯,而且只能改几个词语,几句话等,但半个学期下来,学生在修改作文时反复进行炼意、炼句、炼字,从中获益不少,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学生亲其师,然后才信其道。教师信其生,然后才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空,没有信任做基础,作文教学要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信任学生,理解学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习作无非是让学生把自己胸中的积蓄写出来,不说假话、空话,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教师一定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倾听他们的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心中的警戒,信任老师,这样,他们才敢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同时善待学生的作业。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教师应当及时批改,如果时间长了,就伤害了学生满怀期待的心!一篇作文就是一颗真心,教师不但应该及时阅读,而且要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利用课本,开展活动。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模仿(仿写)一直是人们学习写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提倡学生要能创新,但我们更应知道如果不从模仿开始往往是难以创新的,模仿是前提,是基础,而创新则是一种提高,脱离模仿的创新无异于是缘木求鱼。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都是非常经典的范文,比如《理想的阶梯》堪称议论文的典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总论点,设立分论点以作论述;选用典型的、充分的事例作论据以有力地证明论点;它比其他的议论文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条理更清晰,更易于学生模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生活丰富了,作文才会“有米下锅”。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把作文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投入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们通过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办手抄报、文学采风、做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积累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总之,通过我们的实验,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比以前浓厚了,但还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情形。写作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无定法的复杂思维活动,需要不断努力和长时间的探索,才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大纲》
  2、《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改革》
  3、《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