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分层次教学” 让学生“化茧为蝶”——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索

【作者】 刘玉环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有人这样预言:今后各国的激烈较量,不在战场,而在课堂。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只能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导致基础好的“鹤立鸡群”,基础差的“望尘莫及”,使得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严重挫伤了学生进一步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它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结合实际教学我采取的措施
  我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其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创设一种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的个性化教学,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谈一谈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发现的优点与弊端。
  (一)具体做法
  1、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根据班级学生的体育成绩、自主学习能力、遵守纪律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中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请求可以随意调整一次。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
  2、备课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可结合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上都要分为三个层次。
  3、授课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像复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优、后进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即使是在共性指导阶段也要把握课堂练习的层次,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
  4、评价分层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重要。所以我们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及表扬。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比如。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用赏识评价法,和家长沟通好,有些进步就要共同对孩子的进步加以肯定与鼓励。中等生则是要求激励评价。
  (二)分层教学的优点
  1、分层教学保证了学生的运动参与,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曾经上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传球,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传球的时机并体会如何合理运用各种传球的技术。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学生分成三个组,水平最好的称为乔丹组,中等水平的称之为选秀组,没什么篮球基础的称为新星组,每个组安排两个内容,完成第一个练习并达到要求可以尝试学习地二个内容,比如乔丹组如果能连续完成30次跳传球,就进入第二内容:半场不许运球的篮球比赛,选秀组在三人传两球后可以进行五人传球三人抢球的游戏。新星组在完成两人传接球练习后可以换成两人传一人抢的游戏。从课堂效果上来看,学生都很想在第一个练习后进行下一个内容,所以练得很积极。大家都为每一次的失败而遗憾的大声叹息,也为成功时欢呼雀跃,整堂课气氛活跃。保证了每一位学生的运动参与。
  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进行关注。
  在近几年来,省市县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观看了许多新课程的一些示范课影碟和一些县公开课实例,对于课的评价,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毁誉参半。更有说,这种课很容易上。其实,评价一节课的优劣。并不在于教师是如何表现的,不需要他“秀”出什么。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中的种种过程体现。
  3、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分层学习,学生的能力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更好发展,随着自信心的提高,学习方式也会越主动,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必然加强。主动的参与必然促进身体的健康,情感上的愉悦感和满足逐步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在充分展示的自主学习下将会培养自尊和自信,迁移到生活中就会形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分层教学中须注意和克服的问题。
  1、分层教学注意给学生提供平等待遇。
  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目标,也即给予了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那么,在评价时,也应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其它课程的学习有统一的客观考核评价标准,体育课程在高中阶段并不需要面对高考和升学的压力下,并不必在评价时“一刀切”,完全可以强调个体差异,重视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进步幅度。
  2、分层教学也是持续向上的动态过程,注意及时克服学生自满、自卑的不良心理。
  教学中时时刻刻都存在增进学生与学习任务相匹配的契机。分层教学也是个动态过程。要监控学生的成长幅度,善于把握每个层次甚至每个学生学有成效的机会。必要的调整教学。防止高层次的学生组群产生自满自大情绪,更要注意低层次水平组群产生自卑念头。使每个组群成员能够有晋升的机会或降级的遭遇。通过竞争促进学习。及时解决学习中的不良情绪。
  3、注意学生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分层教学关注了个体差异,必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大集体的环境走向更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个人行为的重视也会产生对集体观念的忽视,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小环境竞争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自私、狭隘。在分层教学中更应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为不同的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智力的差异,是我们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