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绩效工资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性的思考
【作者】 张晓琴
【机构】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绩效工资的实施,是国家坚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立足校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的绩效,促进语文教师进一步强化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绩效工资 小学语文教师 工作积极性
绩效工资是指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语文教师绩效工资的工作重点必须符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通过对语文教师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出勤率以及教学成绩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进行绩效。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绩效工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讨。
一、实行绩效工资后教师工作的现状
教师实施绩效工资,教师应该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来感谢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然而,自从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岗位制度以来,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缺少积极性的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深入了解当地小学语文教师绩效考核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绩效工资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没考虑教师工作量及工作强度的差异,实行一刀切,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奖励性绩效工资差距不大,导致了部分教师不愿多上课的现象。绩效工资明确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年终考核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一般包括班主任津贴、行政岗位津贴、工作量津贴等项目,班主任津贴不少于人均工作量的一半,而除去这些项目后,用来量化教师教学绩效的部分就所剩无几了,这导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
3、施绩效工资后,工龄短的教师或者说职称较低的教师,他们的收入和未实施绩效工资前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相反,比以前的收入差距更大,而学校的很多工作恰恰需要年轻人挑重担,这样一来,年轻人的心态变得复杂化,这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实施的绩效工资,由于有区域差异、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认识上的偏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和激励的作用。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新的论资排辈的现象,名为绩效工资,实为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如何利用绩效制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
1、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
教师绩效考核是学校管理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工作。在制定制度中,应该遵循几个基本的原则:第一,建立激励机制必须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制定人性化的激励机制。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第二,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必须遵循奖惩分明和平等的原则,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奖优罚懒才能够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绩效工资具体考核方向
第一、语文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小学语文教师要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具体可以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政、为人师表”等几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可以让语文教师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二、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不仅仅体现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对绩效工资来说所占的比重应该相对较大,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可以从个人学历、普通话水平、计算机使用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备课情况、教学创新等几方面作为评定的标准。通过对个人专业能力的考核,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第三、语文教师综合出勤情况。小学语文课程相对来说课时较多,因此必须对出勤率的考核要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按照任课教师的课时、班级人数、课内作业训练、课下作业、集体活动、教学创新的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通过绩效工资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绩效工资的施行,也为我们打造团结向上、精悍高效的教师团体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利用绩效工资灵活的机制抓好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捆绑式考核。结合捆绑式考核,我们可以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进行教师个人考核,从师德、教育教学、参加培训与进修和工作业绩等挂钩,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紧密结合。更多的倡导月岗位履职情况的检查与督促,重点关注出勤率、工作的态度、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情况,团结协作的情况及人文关怀等,淡化终结性的考核。激励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以绩效工资制度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之,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立足校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的绩效。同时,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防止过于量化的倾向,避免造成教师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现象。学校领导要带头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氛围和风气,广大教师应把党和国家的关怀化作勤奋工作的动力,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马悦.我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11(08)
[2]杨磊,绍永.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实践与思考——以D校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8)
[3]龚方云.对实行绩效工资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10)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定西市安定区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106)成果。)
关键词:绩效工资 小学语文教师 工作积极性
绩效工资是指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语文教师绩效工资的工作重点必须符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通过对语文教师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出勤率以及教学成绩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进行绩效。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绩效工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讨。
一、实行绩效工资后教师工作的现状
教师实施绩效工资,教师应该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来感谢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关心。然而,自从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岗位制度以来,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缺少积极性的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深入了解当地小学语文教师绩效考核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绩效工资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没考虑教师工作量及工作强度的差异,实行一刀切,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奖励性绩效工资差距不大,导致了部分教师不愿多上课的现象。绩效工资明确规定,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年终考核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一般包括班主任津贴、行政岗位津贴、工作量津贴等项目,班主任津贴不少于人均工作量的一半,而除去这些项目后,用来量化教师教学绩效的部分就所剩无几了,这导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
3、施绩效工资后,工龄短的教师或者说职称较低的教师,他们的收入和未实施绩效工资前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相反,比以前的收入差距更大,而学校的很多工作恰恰需要年轻人挑重担,这样一来,年轻人的心态变得复杂化,这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实施的绩效工资,由于有区域差异、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认识上的偏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和激励的作用。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新的论资排辈的现象,名为绩效工资,实为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如何利用绩效制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
1、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
教师绩效考核是学校管理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工作。在制定制度中,应该遵循几个基本的原则:第一,建立激励机制必须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制定人性化的激励机制。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第二,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必须遵循奖惩分明和平等的原则,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奖优罚懒才能够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从而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绩效工资具体考核方向
第一、语文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小学语文教师要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具体可以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政、为人师表”等几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可以让语文教师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二、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不仅仅体现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对绩效工资来说所占的比重应该相对较大,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可以从个人学历、普通话水平、计算机使用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备课情况、教学创新等几方面作为评定的标准。通过对个人专业能力的考核,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第三、语文教师综合出勤情况。小学语文课程相对来说课时较多,因此必须对出勤率的考核要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按照任课教师的课时、班级人数、课内作业训练、课下作业、集体活动、教学创新的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3、通过绩效工资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绩效工资的施行,也为我们打造团结向上、精悍高效的教师团体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利用绩效工资灵活的机制抓好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形式对教师进行捆绑式考核。结合捆绑式考核,我们可以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进行教师个人考核,从师德、教育教学、参加培训与进修和工作业绩等挂钩,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紧密结合。更多的倡导月岗位履职情况的检查与督促,重点关注出勤率、工作的态度、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情况,团结协作的情况及人文关怀等,淡化终结性的考核。激励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以绩效工资制度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之,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立足校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的绩效。同时,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防止过于量化的倾向,避免造成教师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的现象。学校领导要带头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氛围和风气,广大教师应把党和国家的关怀化作勤奋工作的动力,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马悦.我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11(08)
[2]杨磊,绍永.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实践与思考——以D校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8)
[3]龚方云.对实行绩效工资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10)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定西市安定区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10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