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 孟培培
【机构】 山东肥城市龙山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人们常说“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活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优化教学细节对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哲学家说过:细节差之毫厘,结果谬之千里,真理和谬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的展示、师生互动的方式等等,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都会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因此,教学细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教学过程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从细节入手,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中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作为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并不断的优化,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仅仅只是上课时的精确讲解,课下的认真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作出有效的反应,还要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做一个真正了解并懂得学生的教师。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鼓励,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成绩再差的学生,也不希望被老师批评和忽视,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与包容还有关怀。细节虽小,却包含着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下面我就学生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些分析总结。
前年9月份,我接手一年级新生,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最担心的状况出现了,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说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可爱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对数学也产生像美术一样的兴趣呢?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挑战!一方面,我是想让他们真正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不是整日逼着他们不停的做着口算题卡;另一方面,孩子的幼小心灵很脆弱,要用合理的方法使他们爱上数学,不能批评加做题,那样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抵触数学。
考虑到种种因素,我从课堂教学方式的细节入手,尝试将图画和教学结合在一起,总是在美术方面让他们感到欣喜,同时又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与学习,让他们明白美术和数学是有着联系的,数学中同样存在着美术。另外我还讲一些故事,让他们觉得数学其实没那么枯燥;我还“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无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学习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自己知道学习的乐趣,为以后学的更好打下基础。”家长们了解到我的用心后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甚至有一家长说:“老师您有什么要求就说,我们绝对无条件的配合。”想想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年轻教师,比起那些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师来说真是天壤之别,家长竟这么配合,真是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把要考试的题提前穿插在讲课中,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那些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在课上讲过了,现在老师给你一个精确的范围,你去认真的做做!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还在日记上这样写到:“昨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100分就好了,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学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试更令我高兴,以前总是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学生在经过这件小事后变得更加活泼了,有些家长还感谢我说:“以前孩子在家总是一声不吭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淘气,也不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担心她会得心理上的病呢。现在孩子开朗活泼多了。”小小的细节改变了学生们内心对考试和学习的心理,更加值得高兴的是他们从这件事中找回了那个天真的自己,活泼的自己。这是一个七、八岁孩子独有的一点小“淘气”吧。没有“淘气”细胞的他们才真正值得家长和老师担心。通过注重教学细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建立了自信,产生了兴趣,不再对数学有太大的抵触心理,不再出现面对父母时觉得愧疚而闭口不言的情形。我们可以肯定这种数学教学方式是成功的,而更深远的意义是他们对事物态度的转变和不断改变自己的开始。
总结教学的整个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这种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从这种亲和力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得以进步。另外,信任也是极为重要的。不仅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还有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因为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诸多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因此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老师所教的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解放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细节,不仅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中下功夫,对学生心理的正确辅导以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些都是教育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坚定理念,全身心的把心思投入到教学中,把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好,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最终收获成功的果实。
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仅仅只是上课时的精确讲解,课下的认真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作出有效的反应,还要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做一个真正了解并懂得学生的教师。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鼓励,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成绩再差的学生,也不希望被老师批评和忽视,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与包容还有关怀。细节虽小,却包含着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下面我就学生发生的一些事情做些分析总结。
前年9月份,我接手一年级新生,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最担心的状况出现了,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说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可爱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对数学也产生像美术一样的兴趣呢?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挑战!一方面,我是想让他们真正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不是整日逼着他们不停的做着口算题卡;另一方面,孩子的幼小心灵很脆弱,要用合理的方法使他们爱上数学,不能批评加做题,那样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抵触数学。
考虑到种种因素,我从课堂教学方式的细节入手,尝试将图画和教学结合在一起,总是在美术方面让他们感到欣喜,同时又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与学习,让他们明白美术和数学是有着联系的,数学中同样存在着美术。另外我还讲一些故事,让他们觉得数学其实没那么枯燥;我还“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无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学习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自己知道学习的乐趣,为以后学的更好打下基础。”家长们了解到我的用心后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甚至有一家长说:“老师您有什么要求就说,我们绝对无条件的配合。”想想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年轻教师,比起那些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师来说真是天壤之别,家长竟这么配合,真是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把要考试的题提前穿插在讲课中,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那些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在课上讲过了,现在老师给你一个精确的范围,你去认真的做做!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还在日记上这样写到:“昨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100分就好了,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学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试更令我高兴,以前总是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学生在经过这件小事后变得更加活泼了,有些家长还感谢我说:“以前孩子在家总是一声不吭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淘气,也不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担心她会得心理上的病呢。现在孩子开朗活泼多了。”小小的细节改变了学生们内心对考试和学习的心理,更加值得高兴的是他们从这件事中找回了那个天真的自己,活泼的自己。这是一个七、八岁孩子独有的一点小“淘气”吧。没有“淘气”细胞的他们才真正值得家长和老师担心。通过注重教学细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建立了自信,产生了兴趣,不再对数学有太大的抵触心理,不再出现面对父母时觉得愧疚而闭口不言的情形。我们可以肯定这种数学教学方式是成功的,而更深远的意义是他们对事物态度的转变和不断改变自己的开始。
总结教学的整个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这种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从这种亲和力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得以进步。另外,信任也是极为重要的。不仅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还有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因为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诸多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因此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老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老师所教的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解放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细节,不仅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中下功夫,对学生心理的正确辅导以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些都是教育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坚定理念,全身心的把心思投入到教学中,把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好,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最终收获成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