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作者】 韦之良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初中学生来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摆在政治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本文就是针对如何提升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这一课题作出简单分析。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渗透德育;策略
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想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他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努力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出国热”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用举例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信度。如学习十八大报告、国内国际的最新建设成就和时事等,材料要“精”,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尽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确。内容充实,并非材料越多越好,而是材料要充分有力,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材料要“实”,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实际的东西,要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经验、实际感受的内容来举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内容的起真实感和亲切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说服力。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我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
1、学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很多,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围绕学生的思路转,当“导演”,而不当“演员”。可以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曾把《疯娘》一文引入教学中,把这篇感人的文章编成戏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我提前两周让同学们去准备,给他们提供与戏剧表演有关的知识和背景材料。在课堂表演中,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为充分表现自己的表演天赋和能力,个个精神十足,表情丰富多彩,动作到位,演到悲伤之处,痛哭流涕,情真意切,将《疯娘》所要表达的情感表演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住“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和“个人的道德观”这一主线,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引导和点拨,把学生们的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取得自我教育的实效。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就中学生而言,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现象,详细地占有材料,经过分析综合以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结合初三《社会发展常识和中国国情、国策》的教学,供学生调查的内容就很广泛,如,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口和环境等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调查还能解决许多平时在课堂上不易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觉悟。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在政治课渗透德育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构建各种教育途径和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学机制。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合作、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于实现德育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于清业,李静.思想政治课要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2)
[2]周云帅.浅探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渗透德育;策略
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想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他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努力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出国热”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用举例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信度。如学习十八大报告、国内国际的最新建设成就和时事等,材料要“精”,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尽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确。内容充实,并非材料越多越好,而是材料要充分有力,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材料要“实”,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实际的东西,要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经验、实际感受的内容来举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内容的起真实感和亲切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说服力。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我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
1、学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很多,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围绕学生的思路转,当“导演”,而不当“演员”。可以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曾把《疯娘》一文引入教学中,把这篇感人的文章编成戏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我提前两周让同学们去准备,给他们提供与戏剧表演有关的知识和背景材料。在课堂表演中,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为充分表现自己的表演天赋和能力,个个精神十足,表情丰富多彩,动作到位,演到悲伤之处,痛哭流涕,情真意切,将《疯娘》所要表达的情感表演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住“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和“个人的道德观”这一主线,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引导和点拨,把学生们的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取得自我教育的实效。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就中学生而言,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现象,详细地占有材料,经过分析综合以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结合初三《社会发展常识和中国国情、国策》的教学,供学生调查的内容就很广泛,如,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口和环境等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调查还能解决许多平时在课堂上不易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觉悟。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在政治课渗透德育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构建各种教育途径和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学机制。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合作、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于实现德育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于清业,李静.思想政治课要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2)
[2]周云帅.浅探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