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用听算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者】 余鸿菜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候场镇人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听算既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听算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提高听算速度可以延展思维的敏锐性;听算训练的正确度可以影响思维的深刻性;有意识的进行听算训练可以影响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听算教学;思维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基本是由口算、听算、视算、心算、估算等各种能力综合而成。听算作为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听算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耳听心算”,它的最大特点是:用耳听接收信息,直接刺激大脑,使学生不需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迫使自己自觉、积极的思考,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随时作出相应反应。由此可看出,对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听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思考,对学习数学有信心,不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听算教学让学生边听边算,避免了视算的“人云亦云”现象的出现,听算完一组题目后,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我检查,随着训练的加大,学生的正确率随之越来越高,学生有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听算教学中,除了听清题目外,还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善于作出与众不同,富有创见的设想和别出心栽的好方法。从而培养了思维的独立性。
  二、提高听算速度,加强学生思维的宽广性
  在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开展听算训练过程中,由于听算速度较快,首先要求学生听准并听懂题目,然后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思维,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计算的过程直接在大脑进行,不借助任何工具,算出的结果立即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所以不断提高听算速度,让学生通过声音,使人脑的听觉思维首先有了感性的认识,再把这一信息传送到大脑并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迅速作出判断,整个过程实质是各个器官谐调发展的过程。不断的训练听算速度,让学生形成一听到什么就会自然地想到什么,从这个知识联系到另一个知识,形成一个有联系的知识网络,从而有效延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度,开拓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例如:低年级的一道聪明题,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在听完这道题时,就会迅速展开空间想像,怎样锯?可以这样锯,也可这样 锯,还可以这样锯,所以马上作出判断,可能还剩下5个角、4个角或者3个角,那是因为锯法不同。
  又如:高年级的一道听算题:甲数是5,乙数是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多少?这样的训练,学生除了能马上想到5:4外,大脑还会形成这类题型的相应练习,如“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多几分之几?乙比甲少百分之几?”这一系列的知识,就象语文中的听音想象作文教学一样,听到铃声就会想到上课和下课一样自然,因为比的形式可以写成分数和除法的形式,因此,只要听到任何一个条件;大脑就马上反应出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这样,听算速度提高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余地就大了,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宽广性得到了延展,在解题中,才会随心应手,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才会领略到学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听算训练,加强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学生对实际事物中的数学关系进行抽象概括而获得数学问题,对具体数学材料、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概括而得出数学模型,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用合适的数学计算求出此模型的解或近似解,以及对解的实践检验、对模型的修正等过程中,思考的广度、深度、难度和严谨性水平的集中反映。小学生数学思维深刻性的发展主要在运算过程中体现出来,如: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渐提高,推理的间接性在不断增强;不断掌握运算法则,对事物数量变化规律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听算作为运算的组成部分,其占用的教学时间少,密度大,是加强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途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首先“乐学”。
  例如:两个同学一组做猜数游戏
  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你猜猜是多少?
  乙:这个数比50大吗?
  甲:对。
  乙:比70小吗?
  甲:对。
  乙:比60大吗?
  甲:不对。
  乙:比56大吗?
  ……
  在听算过程中,不管是甲还是乙,思维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出题者有出题者的乐趣,答题者更是如此,不管是对还是错,都是对自己的肯定──“对了”表示方向正确,“错了”又提示了正确的方向。只要学生听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大脑各器官才会高度集中,学生的思维才会保持兴奋状态,才会不断的积极思考,才会不断的去寻找答案的根源,探索题目本身的内涵,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强听算训练,可以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听算的有意识训练,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听算教学主要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口算为主,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耳、手、脑多种感官并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有着极好的作用。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是指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分析,进而选择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由于听算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不借助任何工具,把计算过程,答案一气呵成,学生没有好的思维方法,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又快又好地算出结果,这就需要学生思维的灵活。因而通过听算练习这个途径,增加课堂教学的训练强度和思维密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实践证明,听算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更大程度的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入手,最大限度的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