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 曾 燕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研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于是无谓的失分。语文学习对现代文阅读理解不仅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各类语文练习中阅读理解能力所占比例大,而且逐渐以考课内向考课外拓展延伸,某种程度上对阅读理解能力要求空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重要性逐步体现。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不用怕了,下面笔者就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谈一些浅见。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陈旧古板的教学观念禁锢了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等特点,我认为更新教学观念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办法。而情景教学就是一种适合教学的教学观念。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应该过度地使用也不应该因为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缺点而不用。多媒体教学是进入情境的一种有效地方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例如当老师将《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教师利用幻灯片或者是电影片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变色龙这种根据环境变换颜色进而保护自己的特点,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从而明白为什么称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的一种特写。再如教师在讲抗战文章的时候,可以播放抗战影片帮助学生了解当时中国人民是如何团结一致、奋起抵抗的。
  二、根据教学目标,创新阅读教学方式
  在丰富的教学设备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供了条件的同时,还需要教师提出适合学生的创新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在早读时间或者是语文课堂时间默读和大声朗读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初中学生本身自制能力差使得部分学生抵触这种阅读方式,使得这种默读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中并没有很大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目前的教学条件、学生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通过品味语句内涵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和平、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积极发言提供平台从而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三、不应忽视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名句,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串讲加分析的教学方法,教法上面面俱到,结果是费时费力,最容易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既没有互动投入,也没有激情感悟。在古诗文教学中, “词汇”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文言文必须跨越的门槛。比如,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句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掌握不了,就根本谈不上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同时根据汉语言的特点,沟通古今,活学活用,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文有利于表达的凝练与生动。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必须得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长廊中最绚丽多姿的古诗文.我们只有采取诵读、积累、感悟、运用等最本朴最实效的策略来教来学,才能让学生把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规范表达等领悟在心,运用在手,才能将优秀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及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内核镶嵌于灵魂.传承给后代,并使之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四、设置图书角,加强同学间的交流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仅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却没有考虑到阅读的物质前提,即是有的无矢,阅读也就成了空谈了。面对当前中学文化氛围相对较薄弱,家庭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找到自己想看的书,且如觅书过程艰难,很多学生的兴趣也会随之殆尽。为此,应集众人之力量,设置一个班级图书角,从教师到学生每学期一人捐出最少一本的书籍。让阅读教学成为有源之水,让学生的阅读强烈愿望有地方冲浪实现,也掀起了班级广泛阅读的高潮。多样的社会,要求多样的人才,在图书角的内部也必须多样化,不能局限学生的阅读面,不能束缚学生活跃的思维。另所备之米应香气逼人,所集书籍应健康向上。并非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况且中学生本身还缺乏明辨是非,特别是抵制诱惑的能力。因此,设置图书角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热情地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要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规范阅读行为、提高阅读品味,教育学生远离黄色、灰色、黑色的读物,拒绝“毒品”的诱惑,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确保阅读大课堂在光明的快车道上健康平稳地运行。
  五、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虽然现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和提升,但是还是有很多老师只是浑水摸鱼,把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作为毕生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改变教师以前的工作方式和听说能力。主要从训练教师的普通话、言语表达能力和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着手。使老师们在对学生授课时表达清晰,风趣幽默,从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们应训练自己养成良好的教学风格,如在讲每一节课时应先给学生们留出一些时间阅读,使他们对文章有个大致了解,再让他们各抒己见,谈谈对文章的看法和态度。这样既会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们能主动阅读和思考。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