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作者】 岑春佳

【机构】 贵州省兴仁县李关乡鹧鸪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教育部门在小学生语文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语文教育体系,尤其是在提高小学生低段阅读效率方面。同时许多学校也开始认识到了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它们开始不断探索新的教育体系。本文就提高我国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以及重要性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提高我国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阅读 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方法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阅读引起重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探析。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有很多种,但是并不是每种教学方法都适用于所有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因此,教师不管是在探究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的过程中,还是将有效的阅读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提高阅读教学的吸引力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感觉比较枯燥的一个语文教学模块。课堂是目前教师进行知识传递的最主要的途径,因此能否有效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学生感觉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枯燥,这就提醒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 
  想要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不难,尤其是想要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教师应该采用些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二、创新阅读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学生阅读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教材中文章的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要高度重视课内阅读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分许—综合”的教学模式,即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归纳段落大意,在进行分析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将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完全打破,学生没有办法品味与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起不到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应该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例如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对学习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提问,相互质疑,让学生真正的走入文章阅读中去。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任何一篇课文的时候,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相关的文学知识,赏析方法传授给学生。如在讲解小说这一题材的文章的时候,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感知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与思想品德。在讲解诗歌这种题材的文章的时候,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诗歌、朗诵诗歌与感悟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陆志平先生曾经说过:“有的阅读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感知、感受、揣摩、联想、体会等心理过程,达到阅读的目的。‘感悟’就是这样的心理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阅读教学讲究口语艺术 
  这是阅读教学语言的示范性对语文教师的起码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十二倍”。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四、有选择地利用多媒体 
  现在的阅读教学多媒体盛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书,而是读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图不利用而非要将其做成多媒体。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所以说,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要只注重形式。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处,用在点子上,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立体化。
  提高小学生语文低段阅读能力不仅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眼、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将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了尽快提高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低段阅读对于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结合语文低段阅读文本以及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从而找出一种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秀英.探讨小学语文于都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2]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测量的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20(24):170—171. 
  [3]李海燕 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