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

【作者】 周帮伟

【机构】 四川简阳市石桥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例子,提出了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参与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考虑进去的。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来说,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缺乏理解,没有真正的理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重要性。此外,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也阻碍了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步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发挥自己,这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参与式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参与来说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而这二者,中只有主动参与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学习的条件,并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学生看成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学生在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下圆锥,然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锥形的,并让学生自己探究圆锥形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教师抛出这些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然后再请学生来说。等到学生总结完了以后,教师再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做给学生看。分别拿出一个等高、底面面积相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圆锥体里面装满沙子,然后往圆柱体里面倒,让学生观察倒几次后圆柱体里面就转满了沙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外教师还可以找两个不等高但底面面积相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了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即等高、底面面积相同的圆柱体需要用三个圆锥体里的沙子才能装满。并通过小组讨论最后通过圆柱体的体积:V=Sh得出圆锥体的体积是:V=1/3Sh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二来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加深记忆。
  二、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展的条件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每个班级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怎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教授首先要做到的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对学习没有自信心的时候,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难免会出现敷衍了事、不认真的现象。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心,那么他们会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的同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导入一节新课后,教师先不急着讲下去,而是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一道题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则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出问题,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堂设计。如教师在了解学生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下,设计适合全体学生的题目。如在做一道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分步计算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采取复合计算的方法,这样就照顾到了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要想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上进一步的提升,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原有的知识,而是要大胆质疑课本上的知识和老师所讲的内容。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不应该严厉的否决学生的观点,更不应该批评学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质问。其次,教师还要尽量的减少学生“滥问”的现象,教会学生如何质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励学生,让学生爱问。对于一些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疑问记在书上或笔记上,然后再问老师和同学,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会越来越强。
  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尽可能的创造有利于机会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问,教师通过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促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郭智敏.关于小学数学中学生参与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