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重要性探微

【作者】 丁明洋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珩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体育教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自有其不同的意义和地位,也注定了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和大众性。但在现实生活的体育教学中,课堂的真正功能毕竟有限,学生的课下后续练习,因为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而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和提高。所以,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养成他们自觉锻炼的习惯,便成了一项必须落实,并应该常抓不懈的政策延续下去。
  体育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由于受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习惯于“一刀切”,“填鸭式”,“注入式”等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和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要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以下方面:
  一.教学时。教师应提出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供学生参考,择其优而实施。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都能充分运动,在心理,身体都能得到快乐的满足。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强调学生学生的行动一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感受,抒发不同的见解。
  三.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最适于理解的教学氛围。
  四.要注意学法的指导,要让学生知道,会学要比学会重要的多,“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学会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在通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与练习,教会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而很少缺乏这些知识的延伸。这些教学都是很片面的,也是功利的。我们在教学中,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业余生活或平时的空闲时间,掌握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在平时的锻炼中,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环境下,应该采取的最佳训练方式。
  当然,学生还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现在的体育教学,老师往往只重视课堂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理论学习是技能学习的基础,也是必经的步骤。学生要多去学习动作的基本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去理解动作,琢磨动作。还要去自学课外的体育读物,教师在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适当留一些思考,待查证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余阅读与此内容有关的体育读物以便解答,同时还要有意就课本中的思考问题,要求学生查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给了他们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不过,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乐于参加锻炼的心态实在体育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完善我们的体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是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在内容,形式,方法上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的训练和强化外,更需设法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把课堂的教和学生的课外主动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知识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自我锻炼能力,并把这种自我锻炼的兴趣转化为常态化的练习。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能够乐于参加体育锻炼,主动加入到练习中来呢?根据本人工作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让学生明白为何参加体育锻炼
  众所周知,健康的身体是发展的资本。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成了空谈,一切都将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由此可见,身体的健康是如此的重要。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面对新时代的重重考验,他们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接受考验,克服困难。而体育锻炼正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锻炼身体。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了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机会.在课外,学生利用他们所学习的知识,自主的参与锻炼。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了,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给学生锻炼的动机,激励他们主动去练习。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学生在课堂的练习中具有了浓厚的兴趣,扎实的基础,学生在练习中才不会感到困难。在课外锻炼中,才能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三.要教会学生恰当的练习方法。
  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就必须要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组织学习材料,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去组织学生练习。体育教学间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只有学生真正掌握的方法,或者是学生自我创新的方法,才是学生最乐于使用的方法。
  四.要学会鼓励和表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事情,对他最大的认同就是得到肯定,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尽自己最大可能的去认同学生,即使学生有不足之处,我们也要委婉的提出改进措施,让学生明白:你做的不是不好,而是你可以做的更好。学生得到肯定,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的训练热情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释放,才会有更大的热情去参与锻炼中来。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师要真正教会他们“终身体育”的理念,交给他们终身锻炼的方法和手段,让他们把体育锻炼作为常态化的行为延续下去,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