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以管促学,以学促管
【作者】 陈绍芳
【机构】 浙江兰溪市永昌初级初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现在的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太多了,如果不注意区别、甄别,对比分析,研究出适合自己性情、适合自己本班的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就会在众多的方法面前体现出这么几种心态:1、管它新课改这么改,管它七模式八模式,我走我自己的路;2、“认真”地模仿新课改模式和管理模式,结果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筛选、创新,只是走过场,秀了下形式,务虚不务实。我觉得第二种心态比第一种心态,更是害人不浅。
我现在我不敢说我自己的课改模式和管理模式有多成熟,我只能说我是带着思考,摸石子过河,对得起学生,问心无愧地去研究课改模式和管理模式。
我接手的是七年级新生,对于管理班级,我就体现在四个方面:
1、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排座位。
座位2个星期逆时针位移一次。男女搭配、身高高低搭配、成绩高低搭配、性格互补搭配。能混搭就尽量混搭。
2、严格执行永昌初中的静校制度和作业整理课制度。
永昌初中有两个10分钟的静校时间。一个是早上6:20—6:30这个10分钟,一个是傍晚5:30—5:40这个10分钟,严格要求本班学生无条件执行。逐渐养成“静”的观念和“静”的行为。作业整理课60分钟严格要求学生静下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作业质量。对于初始阶段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差的学生,采取必要的适当的合理的有分寸的强制措施。
3、“不扰民”
我作为班主任,尽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一开始的确对一些习惯差的学生采取了一些合理必要的强制措施,后来在班里逐渐从中选出班委之后,按部就班地托管给班委。实行“港人治港”。但是原则性的,班委的管理数据和现象必须汇总到我这里来。比如班级里的违纪情况整治办法中,我就组建了分管纪律的副班长和由纪律委员组建的一支纪律小组管理纪律问题,每天轮流值班,将每天的违纪情况汇总到我这里来,然后选择性地重点整治,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因事请假的副科课任老师的课,坚决不占课,让他们自习。养成自习的习惯。
4、创建班级文化,营造正能量
班级文化有:我们的约定(有关于纪律的);翰林院;第10放映室;英语棒棒糖、语文棒棒糖;ipad七(2)班桌面;最亮的星;一桶天下等。
对于课改模式,我的尝试是这样的:
1、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首先是座位的问题先改过来,这样就可以尽量公平。而且越混搭,越能优势互补。培养小组长,锻炼收发作业和辅导其它同学的能力。我上课时是勤奋和偷懒并举,该重点讲解释惑时,我不遗余力、滔滔不绝;该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解决大面积大范围的,我非常偷懒,让他们生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要发挥作用,要高效,必须有一个保障:那就是班级纪律。所以,我是对班级纪律严抓不懈地,这样才能在规矩的情况下成方圆。也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做到“不扰民”。否则的话,小组合作学习就变成“茶馆”了。
2、微课的尝试:我和某些老师眼中的微课概念也许有些出入。我不是很喜欢那种视频的样子。我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我是把同学们上课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业总暴露出来的问题、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剪切、粘贴在一起后,对比总结,以幻灯片或文字稿、图片等形式通过投影机展示出来,给大家分享对比分析。有时我还自己写教学论文,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认知活动作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分享给同学们阅读。希望有所收获。我还喜欢用板书的形式设计出各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印发下去,把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成三维的立体效果,帮助同学们认识科学的逻辑严密性和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学会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坚决务实地上常态课,不搞务虚的“花拳绣腿”等。
总之,我管理班级的中心就是:“以管促学,以学促管”。
我现在我不敢说我自己的课改模式和管理模式有多成熟,我只能说我是带着思考,摸石子过河,对得起学生,问心无愧地去研究课改模式和管理模式。
我接手的是七年级新生,对于管理班级,我就体现在四个方面:
1、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排座位。
座位2个星期逆时针位移一次。男女搭配、身高高低搭配、成绩高低搭配、性格互补搭配。能混搭就尽量混搭。
2、严格执行永昌初中的静校制度和作业整理课制度。
永昌初中有两个10分钟的静校时间。一个是早上6:20—6:30这个10分钟,一个是傍晚5:30—5:40这个10分钟,严格要求本班学生无条件执行。逐渐养成“静”的观念和“静”的行为。作业整理课60分钟严格要求学生静下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作业质量。对于初始阶段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差的学生,采取必要的适当的合理的有分寸的强制措施。
3、“不扰民”
我作为班主任,尽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一开始的确对一些习惯差的学生采取了一些合理必要的强制措施,后来在班里逐渐从中选出班委之后,按部就班地托管给班委。实行“港人治港”。但是原则性的,班委的管理数据和现象必须汇总到我这里来。比如班级里的违纪情况整治办法中,我就组建了分管纪律的副班长和由纪律委员组建的一支纪律小组管理纪律问题,每天轮流值班,将每天的违纪情况汇总到我这里来,然后选择性地重点整治,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因事请假的副科课任老师的课,坚决不占课,让他们自习。养成自习的习惯。
4、创建班级文化,营造正能量
班级文化有:我们的约定(有关于纪律的);翰林院;第10放映室;英语棒棒糖、语文棒棒糖;ipad七(2)班桌面;最亮的星;一桶天下等。
对于课改模式,我的尝试是这样的:
1、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首先是座位的问题先改过来,这样就可以尽量公平。而且越混搭,越能优势互补。培养小组长,锻炼收发作业和辅导其它同学的能力。我上课时是勤奋和偷懒并举,该重点讲解释惑时,我不遗余力、滔滔不绝;该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解决大面积大范围的,我非常偷懒,让他们生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要发挥作用,要高效,必须有一个保障:那就是班级纪律。所以,我是对班级纪律严抓不懈地,这样才能在规矩的情况下成方圆。也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做到“不扰民”。否则的话,小组合作学习就变成“茶馆”了。
2、微课的尝试:我和某些老师眼中的微课概念也许有些出入。我不是很喜欢那种视频的样子。我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我是把同学们上课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业总暴露出来的问题、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剪切、粘贴在一起后,对比总结,以幻灯片或文字稿、图片等形式通过投影机展示出来,给大家分享对比分析。有时我还自己写教学论文,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认知活动作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分享给同学们阅读。希望有所收获。我还喜欢用板书的形式设计出各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印发下去,把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成三维的立体效果,帮助同学们认识科学的逻辑严密性和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学会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坚决务实地上常态课,不搞务虚的“花拳绣腿”等。
总之,我管理班级的中心就是:“以管促学,以学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