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怎样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作者】 牟邦淮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记忆力好,的确,学习成绩与记忆力好坏关系很大,经常有学生抱怨说记不住东西,有的学生记忆力却很好。记忆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只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每个人的记忆都可以得到发展和提高。马克思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但他仍然采用背诵拉丁字母组成的无意义音节的方法,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记忆力,可见记忆力是需要不断练习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呢? 
  要提高记忆力,就要先分析易导致遗忘的主要原因,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准确地选择记忆力方法,主动遵循心理规律,尽可能地减少遗忘。
  简单地说容易造成人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识记的材料来看,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无意义的、数量过多的、不活动的材料容易忘记。
  2、动机性遗忘、受痕迹消退作用的影响以及其它刺激的干扰,如前摄抑制(先学汉语拼音对后学习英语的干扰)、倒摄抑制(后学英语对先学汉语拼音的干扰作用)的影响等也容易导致遗忘。
  3、遗忘周期规律的影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而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了解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所学习的材料,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记忆品质。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听讲,加深理解,提高自己有意识记、意义识记能力。上课认真听讲,是提高记忆的重要一环。此外我们还可辅助运用“三先三后”、“三戒三倡”的学习方法。“三先三后”即先复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三戒三倡”即戒把学习当苦役,提倡对知识的追求;戒过多单纯地死记硬背,提倡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解记忆;三戒解题模式化,提倡勤于思考。
  二、组织安排好复习活动,通过对同样次数的复习在时空上的合理安排,把遗忘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遵循艾宾浩斯所揭示的“遗忘特点”,我们应及时复习,把足量的复习安排在大量遗忘开始之前,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频率上要“先密后疏”即复习次数由多到少,复习时间间隔由短到长。
  三、结合不同学科,针对不同的记忆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记忆方法。除最常用的听、读、写、背,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来增强记忆外,还有以下几种供大家参考。
  1、谐音记忆法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我们记住,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孤零零的知识点,令人颇费脑筋,不过若能根据材料读音,并人为地赋予一定意义进行记忆,则往往能化平淡为神奇,化单调的数字为五彩缤纷的图画,枯燥的地名也会生出绘声绘色的故事,既有趣味又便于记忆。
  2、待征记忆法
  把所要记的内容理解为自己熟悉的事物特征来进行记忆。例如:日本富士山最高峰为12365英尺,可记为“一年的月份加上一年的天数,12365”。又如:明朝灭亡是1644年,,扣记为4×4=16。
  3、联想记忆
  它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历史上的年代不好记,可运用时间间隔接近联想,例如: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九一·八“事变(1931)、皖南事变(1941)之间都相隔十年,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个就可以类推出其它了。
  4、视觉心象法(位置、图象、表格、实验现象)
  地点记忆
  据说这种记忆法起源于古希腊,当时有位诗人西蒙尼德斯非常善于写神话诗,一次,当这位诗人满怀激情地在大宴会厅里朗诵一首赞美卡斯托尔和波拉克斯两位大神的抒情诗后,被大神叫了去,正在此时,宴会厅坍塌了,厅内宾客无一幸免,尸体模糊,亲属难以辨认,而西蒙尼德斯却能根据人们生前在厅内的坐位而把它们的尸体一一区分开。他所运用的记忆方法就是地点记忆法。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会以地点或方位为主的记忆法,养成随时归纳整理学习材料,有序摆放东西的习惯,不但有助于记忆而且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图象记忆法
  我们学的脑保健操前四节穴位的顺序是个反写的“S”,这样根据图象变轻机时易举地记住了这套操的顺序,大可不心去死记硬背。
  5、口诀记忆法
  把易遗忘的零散内容编成押韵的口诀,能收到极好的效果。例如:可把中国历史朝代编为“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再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与步骤可编为“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又是移(项)、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变更要巅倒”。
  6、重点记忆法
  即浓缩记忆内容,在运用知识时通过“要点”使思维得到散发,把“浓缩”的知识再“稀释”到原来的状态。
  例如:在历史上讲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时,可概括为“多税、役多、法酷”。在化学上把炼钢的要点概括为“降碳、调硅锰、去磷硫”。 
  7、自编提纲记忆法
  我们在记忆长篇材料时,可据其内在联系把它分成若干段落,并自拟提纲记忆。自编提纲不但便于记忆,也便于找回记忆的线索,还可培养我们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中学语文中《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可分为以下几个段落层次:第一段,叙述作记的原因。第二段,写登岳阳楼所见的景色。第三段,着重写两种不同的景色,并说明感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四段,借对古仁人志士的议论正面说出自己的见解。
  8、减少干扰记忆法
  前边我们谈到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大家自学与复习时,一般不要长时间学习一门课,早晨起来,前摄抑制比较少,晚上临睡前倒摄抑制干扰少,是我们学习外语、背诵文、史、地的较好时期,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来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记忆效果。但要注意适时、适度。
  此外,还有争论记忆法、做卡片记忆法等,都能增强我们记忆的方法。
  综上所述,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记忆品质,就必须在学习实践中,遵循心理规律,讲究科学用脑,勤于动手归纳总结,结合自身实际灵活运用巧妙的记忆方法,只有这样,才会改善我们的记忆组织和结构,成为“记忆之王”,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更使我们的学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