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如何激发职教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作者】 赖进安 林 燕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职校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白沙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育教育是学校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新世纪建设人才素质的发展,中职体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凸显出来,这是值得我们高职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如何落实体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下所有中职体育老师面对的又一个挑战,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一课题。
关键词:职教体育 教育 培养 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谈几点认识。
一、巧设教学情景
通过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巧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转化为学习动力,用真情实感感化学生,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如,讲授排球技术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观看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孙传芳、郎平、冯坤、赵蕊蕊、陈中和等运动员和教练员勇夺世界多项金牌的动人事迹。结果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至此教师就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那就是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既达到了德育上的情感教育,也达到了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目的。另外教师结合自身独特经历的感受来说明教材上的一些相关知识。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若历其事之感。同样可以达到用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选用和搭配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使快乐进入课堂,提高兴趣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原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产生了厌倦,上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消失。“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是自发的,不是在别人强制下进行的,而且游戏的结果是事先不知道的,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学生们厌倦了常规的跑步练习,死板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内容。教师可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景摸拟训练,如:跳远教学中摸拟“青蛙跳远”、武术教学中的勾手摸拟“少林鹰爪”、队列队形练习摸拟阅兵仪式等,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教材的新颖性就得到了具体体现。另外,体育尖子生一般在教材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投入大,但他们很快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区别对待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教材尤为重要,如: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三人”篮球赛,使他们得到满足,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但是,强调快乐体育教学,不是以游戏作为教学目的,也不是要使教学走向随意,而是要使师生关系真实、自然的参与和表达出来,使师生都能从中得到乐趣。
三、体育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提高体育课堂兴趣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他的品德意志、修养、举止言谈,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
去唤起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
四、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新奇的刺激是引起兴趣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区别对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总之,中职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而中职体育学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我们中职教育教学的成败,只有把兴趣培养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始终,再加上操作技能的培养,中职教育才是完美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劳动人才。
关键词:职教体育 教育 培养 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的前提。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什么样的乐趣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谈几点认识。
一、巧设教学情景
通过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巧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转化为学习动力,用真情实感感化学生,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如,讲授排球技术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观看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孙传芳、郎平、冯坤、赵蕊蕊、陈中和等运动员和教练员勇夺世界多项金牌的动人事迹。结果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至此教师就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那就是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既达到了德育上的情感教育,也达到了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目的。另外教师结合自身独特经历的感受来说明教材上的一些相关知识。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若历其事之感。同样可以达到用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选用和搭配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材,使快乐进入课堂,提高兴趣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原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产生了厌倦,上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消失。“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是自发的,不是在别人强制下进行的,而且游戏的结果是事先不知道的,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学生们厌倦了常规的跑步练习,死板的篮球运球,他们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内容。教师可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景摸拟训练,如:跳远教学中摸拟“青蛙跳远”、武术教学中的勾手摸拟“少林鹰爪”、队列队形练习摸拟阅兵仪式等,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教材的新颖性就得到了具体体现。另外,体育尖子生一般在教材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投入大,但他们很快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区别对待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教材尤为重要,如: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三人”篮球赛,使他们得到满足,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但是,强调快乐体育教学,不是以游戏作为教学目的,也不是要使教学走向随意,而是要使师生关系真实、自然的参与和表达出来,使师生都能从中得到乐趣。
三、体育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提高体育课堂兴趣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如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他的品德意志、修养、举止言谈,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
去唤起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
四、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新奇的刺激是引起兴趣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区别对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总之,中职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而中职体育学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我们中职教育教学的成败,只有把兴趣培养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始终,再加上操作技能的培养,中职教育才是完美的,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劳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