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幼儿园古筝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 付丽娥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关街道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优美的音乐能给人诉之不尽的意蕴和审美感觉。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器乐审美艺术活动已与现代文明联系起来,人们不再是单纯追求物质文明的享受,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享受。古筝这种乐器以其悠远绵长、高山流水的特色更是倾倒了无数热爱音乐的人们。因此,古筝这门器乐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家长和孩子们都争相学习。
但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由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殊性,孩子们在学习中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原因,在古筝学习时总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幼儿的这些学习特点,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有关艺术领域的要求,我们以古筝教学为中心,了解幼儿艺术心理发展的需求,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修养和兴趣。我们一直在大班开展古筝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
一、精选教学内容
要搞好幼儿古筝教学,必须针对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选好选准教学内容。
1、从保护幼儿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积极性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趣味性强的、短小精悍的、易于演奏的儿歌,《小燕子》、《小花猫》、《小羊》等旋律简单明快,朗朗上口,易于幼儿表演和弹奏。如:《小花猫》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听、唱、看等形式来感受曲子的特点,然后让幼儿跟着音乐学小猫的叫声、小猫走路的样子,小猫抓老鼠时的情境等,之后给他们提供小猫的头饰,让幼儿之间互相表演,然后再进行弹奏活动,体验古筝演奏活动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愿,使学生更愿意去弹唱和表现。
2、选取具有浓厚民歌特点的地方曲。如《茉莉花》、《拥军秧歌》等等,这些都是幼儿非常喜欢和熟悉的音乐。因此,幼儿乐意学,老师也乐意教。如在学习《拥军秧歌》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用歌声、笑声来表达自己快乐的情感,还能借助彩带进行舞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3、优美淳朴的传统曲子。古筝乐曲以其悠远深邃、古朴亮丽等特点吸引了许多喜欢音乐的人们。《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这些乐曲的欣赏使人们留连忘返,深深地陶醉于其中。在欣赏、倾听的过程中,既体验到了古筝的音韵之美和旋律之美,又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重视兴趣,积极引导
幼儿本身对古筝学习并无多大兴趣,甚至不知古筝为何物。但是幼儿都爱听故事、爱游戏、爱玩。于是,我们便根据有关传说自编了有关古筝的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古筝的由来和构造,以此达到吸引孩子们了解古筝这种乐器的目的。
运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形象地比喻,也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正确的触弦方法时,我把幼儿的双手指关节比喻为一座座小山,让他们自己时刻检查小山是否立稳了,歪倒了。在教新古筝曲子时,我还用故事的形式,形象的介绍内容,使幼儿的脑子里对这段筝曲的内容有了具体的印象,这样学习,幼儿产生了兴趣,弹奏起来才会绘声绘色,有形有色。
同时,要善于观察、及时抓住幼儿学习的兴趣进行教学。古筝的琶音音效孩子们很乐意听,因为它似流水、如山泉、像浪花,孩子们很快主动伸出小手在琴弦上拨来拨去。当他们听到自己奏出的声音时,会相互瞧着笑,带来征询的目光,好像在说:“老师,我也行。”我们抓住这个兴趣点,常弹奏他们喜爱的儿歌,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星星》等。这时孩子们很奇怪,古筝这个庞然大物,这么多弦,竟能奏出这么好听的歌曲,既惊奇又觉得很有意思,这样他们就有了强烈的试探愿望,脸上也露出了成功兴奋的笑容,当然,这只是古筝弹奏自然入门的第一步。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德国“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说:“儿童早期的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在教学中,如果先通过组织游戏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孩子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古筝教学中曾组织幼儿玩“听音辨高低的游戏”,答对一方得到的奖励是弹奏古筝的一个指法,一旦弹得准确,奖励一朵小红花,激发了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效果非常好。许多孩子就是在各种游戏中你争我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启蒙教学。
我们还通过“玩”的形式开始进行基本指法教学。例如“勾”的教学,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再让幼儿轮流“玩”,在古筝任意一根弦上用中指弹一下,看谁弹得最好……用这样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因势利导,培养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玩”,幼儿对“勾”的指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基本指法学习的深入,再有意识地给幼儿欣赏一些古筝名曲,让他们初步了解古筝的表现方法,掌握一些古筝乐曲中的音乐语汇,提高他们继续学习古筝的兴趣。
四、因人施教 循循善诱
根据幼儿特点,在古筝教学时一定要适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部分到整体,由简到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学琴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才会使幼儿保持学习古筝的兴趣。切忌简单、急躁。这是我教幼儿学习古筝最深刻的体会。合理地安排幼儿的学习进度,本着示范与试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布置作业与回课检查相结合的原则,使幼儿扎实有效的学习。少批评,多表扬的方法鼓励幼儿勤学苦练,调动幼儿弹筝学琴的积极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古筝则是祖国的艺术瑰宝,古筝的继承与发展系于儿童身上。只有认真体会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认真探索幼儿古筝教学的客观规律,才能让幼儿爱上古筝弹奏这一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才会愿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古筝这门源远流长的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永葆艺术青春。在众多的器乐中,古筝这一古老艺术才将显现出它的奇光异彩。
但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由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殊性,孩子们在学习中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原因,在古筝学习时总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幼儿的这些学习特点,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有关艺术领域的要求,我们以古筝教学为中心,了解幼儿艺术心理发展的需求,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修养和兴趣。我们一直在大班开展古筝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
一、精选教学内容
要搞好幼儿古筝教学,必须针对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选好选准教学内容。
1、从保护幼儿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积极性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趣味性强的、短小精悍的、易于演奏的儿歌,《小燕子》、《小花猫》、《小羊》等旋律简单明快,朗朗上口,易于幼儿表演和弹奏。如:《小花猫》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听、唱、看等形式来感受曲子的特点,然后让幼儿跟着音乐学小猫的叫声、小猫走路的样子,小猫抓老鼠时的情境等,之后给他们提供小猫的头饰,让幼儿之间互相表演,然后再进行弹奏活动,体验古筝演奏活动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愿,使学生更愿意去弹唱和表现。
2、选取具有浓厚民歌特点的地方曲。如《茉莉花》、《拥军秧歌》等等,这些都是幼儿非常喜欢和熟悉的音乐。因此,幼儿乐意学,老师也乐意教。如在学习《拥军秧歌》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用歌声、笑声来表达自己快乐的情感,还能借助彩带进行舞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3、优美淳朴的传统曲子。古筝乐曲以其悠远深邃、古朴亮丽等特点吸引了许多喜欢音乐的人们。《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这些乐曲的欣赏使人们留连忘返,深深地陶醉于其中。在欣赏、倾听的过程中,既体验到了古筝的音韵之美和旋律之美,又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重视兴趣,积极引导
幼儿本身对古筝学习并无多大兴趣,甚至不知古筝为何物。但是幼儿都爱听故事、爱游戏、爱玩。于是,我们便根据有关传说自编了有关古筝的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古筝的由来和构造,以此达到吸引孩子们了解古筝这种乐器的目的。
运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形象地比喻,也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正确的触弦方法时,我把幼儿的双手指关节比喻为一座座小山,让他们自己时刻检查小山是否立稳了,歪倒了。在教新古筝曲子时,我还用故事的形式,形象的介绍内容,使幼儿的脑子里对这段筝曲的内容有了具体的印象,这样学习,幼儿产生了兴趣,弹奏起来才会绘声绘色,有形有色。
同时,要善于观察、及时抓住幼儿学习的兴趣进行教学。古筝的琶音音效孩子们很乐意听,因为它似流水、如山泉、像浪花,孩子们很快主动伸出小手在琴弦上拨来拨去。当他们听到自己奏出的声音时,会相互瞧着笑,带来征询的目光,好像在说:“老师,我也行。”我们抓住这个兴趣点,常弹奏他们喜爱的儿歌,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星星》等。这时孩子们很奇怪,古筝这个庞然大物,这么多弦,竟能奏出这么好听的歌曲,既惊奇又觉得很有意思,这样他们就有了强烈的试探愿望,脸上也露出了成功兴奋的笑容,当然,这只是古筝弹奏自然入门的第一步。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德国“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说:“儿童早期的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在教学中,如果先通过组织游戏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孩子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古筝教学中曾组织幼儿玩“听音辨高低的游戏”,答对一方得到的奖励是弹奏古筝的一个指法,一旦弹得准确,奖励一朵小红花,激发了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效果非常好。许多孩子就是在各种游戏中你争我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启蒙教学。
我们还通过“玩”的形式开始进行基本指法教学。例如“勾”的教学,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再让幼儿轮流“玩”,在古筝任意一根弦上用中指弹一下,看谁弹得最好……用这样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因势利导,培养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玩”,幼儿对“勾”的指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基本指法学习的深入,再有意识地给幼儿欣赏一些古筝名曲,让他们初步了解古筝的表现方法,掌握一些古筝乐曲中的音乐语汇,提高他们继续学习古筝的兴趣。
四、因人施教 循循善诱
根据幼儿特点,在古筝教学时一定要适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部分到整体,由简到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学琴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才会使幼儿保持学习古筝的兴趣。切忌简单、急躁。这是我教幼儿学习古筝最深刻的体会。合理地安排幼儿的学习进度,本着示范与试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布置作业与回课检查相结合的原则,使幼儿扎实有效的学习。少批评,多表扬的方法鼓励幼儿勤学苦练,调动幼儿弹筝学琴的积极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古筝则是祖国的艺术瑰宝,古筝的继承与发展系于儿童身上。只有认真体会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认真探索幼儿古筝教学的客观规律,才能让幼儿爱上古筝弹奏这一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才会愿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古筝这门源远流长的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永葆艺术青春。在众多的器乐中,古筝这一古老艺术才将显现出它的奇光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