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

【作者】 王学成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高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一些家长不认同。素质教育它包括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系统结构,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其潜力使其具有数学观念,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等方面的数学素质。另外,数学素质教育作为整体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承担非智力因素结构系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美育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同时,加强培养和训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习中的每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要抓住时机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口算时比谁算得又好又快;板演、笔算、做作业比谁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做到及时表扬鼓励。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地按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做。
  第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个教育家曾说“不好的老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会发现真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法,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协调运用,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听、去做、去想,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动脑,就是让学生去想,在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或通过教师引而不发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通过动脑而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动手,就是让学生去做,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解题等活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动口,就是让学生去讲、去说,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议论。通过这种探讨性的思维活动来开拓思路、相互启发、加速认识过程。
  第三、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知识是数学素质的最基础层面,也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所以,数学教育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都能掌握好大纲、教材中所规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必须树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主导者,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的指导,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正确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实际操作到抽象概括,形成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推导结论的能力。
  第四、改善教学工具
  适当地使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节省一些课堂时间,同时还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几何图形。这些如果仅仅靠我们在黑板上讲解和画图,学生就理解的不好,采用多媒体,我们可以让同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看一下,这样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注意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改进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使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针对我校情况,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与灌输,普及数学实验课程,强化“用数学”。数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扩展到课堂外,为了实现数学教育目标,还应以数学实验为拓展,以数学游戏为补充,以数学竞赛为促进,实行数学教育不断线,通过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小学数学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