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张瑞娟

【机构】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茶埠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它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于一体,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信息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具有就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探究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使知识的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地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而且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兴趣,愿意花心思去研究,数学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绚烂的色彩、生动的图形、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等,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数学中有很多趣味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融入到故事或一定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和内容比较抽象,单纯靠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上去,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要突破这些教学重难点,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动静结合、声音形象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通过直观的观察,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不及时的解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会对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例如学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图形的裁剪和转化,验证平行四边形是否可以转化为长方形。(1)沿着平行四边形一个顶点向对边做一条高,沿高剪开,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把三角形平移到梯形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2)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中间做一条高,沿高剪开,剪成了两个梯形,把左边梯形平移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2]
  通过多媒体演示发现,平行四边形任意几条高剪开、平移、拼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而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三、强化感知,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如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学生感知过的红领巾、三角形小旗、三角板、交通标志等实物图,在学生说出它们的外形都是三角形后,这时利用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上三角形部分的形状,接着把实物的模样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显示出三角形形象,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电脑动态演示三条没有围拢的线段逐渐围拢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一不小心,还会出现图片和小黑板从黑板上滑下来的尴尬局面。因此学生在课堂中作业完成不了,老师上课拖堂的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只要操作小小的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
  五、运用多媒体课后巩固,增加练习训练密度 
  课后练习是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利用灵活的电教手段进行课内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较好方法。电教媒体在这里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如ppt课件,在课堂中安排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这些大容量形式多变的练习,不仅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练习效率。
  结束语: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中的的重点,攻克学习难点。另外,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在为教学提供更多方便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充分了解现代化技术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