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在初中数学课中实施“特别关注 ‘三段六环’”教学模式的尝试——以“平方差公式”一课为例
【作者】 黄宝花
【机构】 新疆省吐鲁番市鄯善县火车站镇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特别关注.‘三段六环’”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始终贯穿“学生”这个中心,在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都得到尊重,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而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一种教学模式。“特别关注.‘三段六环’”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要求,还符合初中数学内容的要求。使用“特别关注三段六环”教学模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因此,将此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改 ;初中数学
一、何为“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型。“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是特别关注学生,三段是指“我先学,我合作,我收获”。六环是指“一、头脑风暴导入新课;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三、独立先学,自学检测;四、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五、后讲点拨难点解析;六、畅谈收获达标检测六个环节。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始终贯穿“学生”这个中心,在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都得到尊重,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而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实施“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缘由
(一)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正好与新课改不谋而合。
(二)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
初中学生步入青春期,多数学生渴望减轻对他们各种束缚,让他们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能表现自我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而“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正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三)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要求
“兴趣是成功之母”。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学生学习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数学课程提供给学生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从已知的数学知识中去探究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符合初中数学内容的要求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头脑风暴 导入新课】
以学生熟知的多项式乘法为问题背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规律,大胆猜想,为数学再创造活动搭建平台。这一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通过寻求数式的简便算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 明确任务】
1.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2.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熟练的运用平方差公式。
(三)【独立先学 自学检测】
认真看课本P107-108页练习前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完成P107页探究,能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积。
2.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知道什么情况下适用这一公式。
3. 认真看p108的例1和例2,体会公式特征,感受平方差公式给运算带来的方便.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说出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小组合作 展示汇报】
1. 请从这个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拼成如图2的长方形,图中黑色部分的面积可说明平方差公式吗?
2.化简:(x+y) (x-y) (x2 +y2) (x4+y4)
(五)【后讲点拨 难点解析】
针对合作中的难点进行点拨、解析
(六)【畅谈收获 达标检测】
判断正误:
(1)(x+2) (x-2)=x2-2
(2)(2b+a)(a-2b)=4b2-a2
(3)(m-n)(-m-n)=-m2-n2
(4)(x+y) (-x-y)=x2-y2
(5)(a-b+c)(a-b-c)=(a-b)2-c2
(6)(3b+2a)(2a-3b)=4a2-9b2
四、收获与体会
(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感受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自信心、进取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肯定和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展示汇报这一环节中,设计让学生从计算图形面积入手,要求学生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图、交流,给出了三种方法,继而通过观察发现了面积的求法与乘法公式之间的吻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课上,学生利用教材、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思维方式,无形中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往往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讨论,交流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参与讨论,各成员分工协作,角色互换,有利于合作能力及组织能力的形成。
(四)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适时地给以学法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拼图法、表格法、纲要法、问题法等方法学习,既可以自己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学习习惯以及学生自立人格。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特别关注三段六环”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评价注重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从开始到结束始终以小组加分的形式进行竞争,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同时,采用恰当而积极的激励语言,“很棒”、“继续努力”、“你为组出力了”,或者使用体态语言,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大拇指……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学生去实践“我能行”。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尊重、信任、亲切感的情感交流,就会由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默契升华到教与学的默契。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改 ;初中数学
一、何为“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型。“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是特别关注学生,三段是指“我先学,我合作,我收获”。六环是指“一、头脑风暴导入新课;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三、独立先学,自学检测;四、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五、后讲点拨难点解析;六、畅谈收获达标检测六个环节。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始终贯穿“学生”这个中心,在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都得到尊重,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而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实施“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缘由
(一)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正好与新课改不谋而合。
(二)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
初中学生步入青春期,多数学生渴望减轻对他们各种束缚,让他们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能表现自我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而“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正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三)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要求
“兴趣是成功之母”。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学生学习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数学课程提供给学生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从已知的数学知识中去探究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符合初中数学内容的要求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特别关注.‘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头脑风暴 导入新课】
以学生熟知的多项式乘法为问题背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规律,大胆猜想,为数学再创造活动搭建平台。这一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通过寻求数式的简便算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 明确任务】
1.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2.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熟练的运用平方差公式。
(三)【独立先学 自学检测】
认真看课本P107-108页练习前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完成P107页探究,能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积。
2.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知道什么情况下适用这一公式。
3. 认真看p108的例1和例2,体会公式特征,感受平方差公式给运算带来的方便.
(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说出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四)【小组合作 展示汇报】
1. 请从这个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拼成如图2的长方形,图中黑色部分的面积可说明平方差公式吗?
2.化简:(x+y) (x-y) (x2 +y2) (x4+y4)
(五)【后讲点拨 难点解析】
针对合作中的难点进行点拨、解析
(六)【畅谈收获 达标检测】
判断正误:
(1)(x+2) (x-2)=x2-2
(2)(2b+a)(a-2b)=4b2-a2
(3)(m-n)(-m-n)=-m2-n2
(4)(x+y) (-x-y)=x2-y2
(5)(a-b+c)(a-b-c)=(a-b)2-c2
(6)(3b+2a)(2a-3b)=4a2-9b2
四、收获与体会
(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感受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自信心、进取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肯定和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展示汇报这一环节中,设计让学生从计算图形面积入手,要求学生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图、交流,给出了三种方法,继而通过观察发现了面积的求法与乘法公式之间的吻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课上,学生利用教材、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思维方式,无形中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往往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讨论,交流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参与讨论,各成员分工协作,角色互换,有利于合作能力及组织能力的形成。
(四)改变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适时地给以学法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拼图法、表格法、纲要法、问题法等方法学习,既可以自己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学习习惯以及学生自立人格。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特别关注三段六环”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评价注重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从开始到结束始终以小组加分的形式进行竞争,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同时,采用恰当而积极的激励语言,“很棒”、“继续努力”、“你为组出力了”,或者使用体态语言,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大拇指……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学生去实践“我能行”。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尊重、信任、亲切感的情感交流,就会由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默契升华到教与学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