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找规律》说课稿

【作者】 杜 俊

【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和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四、说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五、说教法和学法 
  1. 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请学生到羊村做客为线索,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到羊村去做客一系列活动展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师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和排一排等方法体会图形的排列规律,同时让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4.尊重学生,和谐发展。 
  今天的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因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点便是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营造一种新型的,更有人情味的课堂教学形式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白色正方形和蓝色正方形纸片各8张等
  七、说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在一年级学过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而且有许多规律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更美丽、更复杂,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继续探索这些更美丽、更复杂的规律(出示课题:找规律)。大家愿不愿意?有没有信心? 
  师:今天是个好日子,羊村里的羊羊们要为老村长过生日了,邀请在坐同学们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生:想去!
  师:老师也请了爱动脑筋的聪聪一起去。跟随着聪聪,我们现在来到羊村大门口,(出示羊村门口图片),喜羊羊已经出来迎接我们了。
  喜羊羊说:欢迎你们来到羊村,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到沸羊羊家,沸羊羊把家里打扮的可漂亮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沸羊羊家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怎么排列的?
  生:窗帘是一条白色一条黄色一条白色一条黄色排列的。
  生:灯笼是两个红色一个黄色两个红色一个黄色排列的。
  生:桌布一块蓝色一块白色一块蓝色一块白色排列的。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很自然、很亲切。)
  (二)、欣赏主题图,探究规律 
  参观完沸羊羊家我们来到美羊羊家。美羊羊也把自己家装扮一新,大家说美羊羊家漂亮吗?(出示美羊羊家图片)
  生:漂亮。
  可聪聪却说:美羊羊你是怎么设计的,乱糟糟的,一点规律也没有。
  美羊羊说:我设计的有规律呀!
  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
  1、出示课件墙面
  (1)师: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些图形的排列顺序上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2)生:合作交流,探索规律,然后汇报各组发现的规律。(对于学生发现的各种规律要积极地给予评价、鼓励,增加学习的信心)
  (3)师: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行都有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发现相邻两行的前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二行的最后,其他图形统统往前平移一格) 
  (4)当学生行与行之间的规律发现后,引导其观察列与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变化规律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用课件演示)
  (5)小结: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做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6)师:揭示“循环”概念,如果接着摆下一行,应怎样摆?
  (7)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地面课件
  师:地面的颜色排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
  学生思考后汇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把图形横着看、竖着看、倒过来看、再横过来看,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有没有发生变化,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参观完美羊羊家,接着我们来到懒洋洋家,懒羊羊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可是懒羊羊只准备了三组水果就睡着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懒羊羊把第四组水果摆出来呢?
  1、懒洋洋家图片
  师:观察水果图,前三行的水果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第四行应该按什么顺序摆水果呢?能不能用墙面的规律来找水果图的规律呢? 
  生:同桌交流一下发现的规律,然后点一名学生到上面来摆。,补充第四行。 
  师:大家想的和这位同学想的一样吗?
  生:一样。
  2、吃完水果我们又来到喜羊羊家。
  喜羊羊家举办了一个小小智力赛,我们也来参加一下吧。
  (1)摆一摆
  A师:看看它的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这与墙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B生:观察画面,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C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补充空缺的第四行。 
  (2)画一画
  A师:看看它的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与我们前面发现的规律一样吗? 
  B生:观察画面,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C生:动手画一画
  (3)、排一排
  A指名四人到台前进行排队游戏。 
  B教师指第二位同学排头,问:第一位同学应移到什么位置?其它三位同学该怎样移动才显得不乱。
  C指名第三位同学排头,其他同学应怎样挪动?(学生自己变换位置,其他同学订正) 
  (设计意图:从看一看到摆一摆,再到画一画智力赛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知识点逐步确立、巩固的过程。通过排一排,逐步理解掌握规律的过程。)
  (四)应用规律,进行个性设计。
  今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听到了美羊羊的哭声,原来他为村长准备了一件生日礼物:设计一个漂亮的手帕,由于不小心弄丢了,你能帮他重新设计一条吗?要求这个手帕的图案设计要有规律,咱们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最好。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索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时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我们的数学乐园里还有许多更有趣的知识等待我们大家去继续探索,希望大家做有心人,永攀高峰。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印象,符合教学策略的要求。在评价方面,有学生自评、互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学数学是有用的,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