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客家文化塑造新一代客家人

【作者】 郑 敏

【机构】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将中原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汇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带有本土传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作为"世界客都"的广东梅州是客家文化中心地带,有着丰富的原生态客家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将客家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塑造新一代客家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客家文化 塑造 客家人
  自秦汉以来,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向南迁徙颠簸,几经辗转,定居岭南。梅州是全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名闻遐迩的"世界客都",自古就有"人文秀区"的美誉。经过漫长岁月的繁衍生息和社会历史实践,梅州逐渐成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重视教育,兴学为乐,文章为贵,知识为荣,一直是梅州的社会风尚。如何运用客家文化资源,把客家文化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塑造新一代客家人,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效果不错。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家。
  一、选取客家文化资源坚持生活化教学原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彰显生活气息成为广大中学政治教师的追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适时地将生活引入课堂,让知识折射出生活的光彩,让课堂灵魂植根于多彩的生活,政治教学就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深厚的生命力。例如,在讲授《感受文化影响》中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时,我说: "同学们,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讲的"我问"为什么要特定的文化环境?"学生甲说"因为环境有好有坏,因此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育人。"接着我又问"那你们知道我们梅县高级中学在环境育人方面的亮点有哪些?"生乙:"西部花园的'搏击'。"生丙:"孔子塑像、诗廊。"那梅州教育形成怎样的文化氛围?梅州崇文重教……然后让学生讨论梅县区高级中学或梅州梅市有哪些文化活动?讨论后学生回答了很多,如"高级中学的艺术节、国旗下的讲话……梅州市的客家意象、客家民俗节等。在这个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身边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新一代客家人中培养出顽强拼博、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
  二、选取客家文化资源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英国著名教学家斯宾塞说"学习者从心智努力发现的东西,比别人告诉他的要理解得好得多。"传统的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现代的教育应以能力的培养为主;传统的教育总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现代的教育应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主动探索结果。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文化对人影响的两种形式的教学时,我在课前设置了几个问题:1、客家人的茶文化与潮汕人的茶文化有什么不同?2、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与中老年人的有什么不同?3、毛泽东与孙中山接受的思想不同,所走的道路亦不同;农民把圆月比作团圆、丰收,天文学家把月亮看着普通天体;中西方人教育子女的方式不同各反映出文化对人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实地访谈,然后学生之间生生合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言非常热烈,对文化对人影响的两种形式有很深刻的理解而且落实到日常的行为活动中,塑造出"文化之乡"的新一代客家人的文明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三、选取客家文化资源坚持多样性原则
  梅州是"文化之乡",客家文化传承了中原华夏文化,保持了古朴的中原儒风,同时,也融合了土著和周边文化的精华。客家围龙屋、汉剧、汉乐、客家山歌、客家民俗等无不显现出古老的中原文化的韵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是单一地选择客家文化资源,而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色彩,使课堂更丰富、更充实。如:在讲授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时,我首先引用客家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这句俗语说明了什么?学生甲:家庭氛围对小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老师问:还有哪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乙: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还有社会环境等等。老师归纳: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力量作用的结果,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我们接受文化熏陶是无目的、消极被动吗?学生丙:不是,我们必须要主动感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然后引导积极学生参加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客家博物馆。在讲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特点时,我运用了客家围龙屋一贯体现的团结精神、客家人的交往方式、客家习俗、海外华侨对客家话的乡音难改,客家名人丘逢甲、叶剑英元帅事迹等对新一代客家人三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四、选取客家文化资源坚持德育性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是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体,它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导行是落脚点,因此,它担负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但政治课要贯彻德育教育并不是说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泛泛而谈,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否则只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文化塑造人生的教学中,我在选取优秀客家文化资源上下功夫,我先用客家歌"客家阿姆""客家人是有料"渲染气氛,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客家妇女有哪些美德吗?学生甲:客家妇女吃苦耐劳,崇尚文化,尊老爱幼,里里外外一把手,在外耕田割鲁,在家侍奉父母。我接着又说:我们梅州是"华侨之乡",有许多海外华人华侨乡贤在外闯出一片天地,热爱家乡,兴办教育、医疗等事业,你们熟悉的有哪些?学生答;"曾宪梓、田家炳……"。你们知道梅州客家骄子,毛泽东曾高度赞誉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人是谁吗?学生们回答:叶剑英。我补充说:对,叶剑英元帅他文涛武略、智勇双全,识大体、顾大局、操大业,赤胆忠心,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建立的辉煌业绩及其高风亮节,为举世所钦仰,可谓功要千秋、誉满神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这些优秀客家文化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了精神力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这些新一代客家人更加有意识地感悟、接受优秀客家文化的熏陶。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将优秀的客家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能够活化课堂教学,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与爱乡的情怀,逐步形成刻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客家文化大观》
  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3、《中学政治学科教学法探讨》
  4、《客家研究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