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模式

【作者】 高晓平

【机构】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了增强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我们可以以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增强小学生的兴趣,并树立一个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对此,本文将简要论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模式。
  关键字:小学体育 游戏化教学 模式
  一、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运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也要注意方法,不能简单地把体育课当成游戏课,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因此,体育游戏化教学应具备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具有娱乐性。大部分小学的体育课教学模式都是简单且统一的,也就是上课的前十分钟,由老师带领学生做课前准备,热身运动。而后剩下的30分钟里,要么就是学生的自由活动,要么就是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项目。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击垮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觉得体育课也是单调无趣的,甚至是觉得体育课就是拿来玩耍休息的。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以往简单重复的教学模式。以一种具备娱乐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举办一些小游戏,增加课堂趣味。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分组,以竞技体育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可以一定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团结意识。
  第二:具有目的性。在小学的阶段当中,大部分的学生童心都相对比较重,主要的表现不仅好动、爱玩闹,而且好奇心也是非常强的。因此,在小学的教学里,更应该从学生所在年龄段的特点出发,改变教学的方式,把课堂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游戏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知识,足以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体育以游戏化的形式教学即能避免过往枯草乏味与重复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体育教学的方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养成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学的游戏化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而在体育教学当中,体力竞争与智力竞争是相结合的,因此学生自身各机能不仅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加强,同时还能培养思维、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是较为单调和枯燥的,加入了游戏的元素,可以使得课程更加生活,且具有一定的意义。
  2.1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于游戏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越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的时候就越能感到愉快,因此,学起来也会更加起劲。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必然会有一些互动,这些互动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因此,在体育课上加入游戏的元素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的。
  2.2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不仅是课内知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要培养一个良好的品德,优秀的素质教养。在体育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会锻炼身体,还要增加团队意识,增强合作精神。因此,在体育课上增加游戏的部分,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在玩耍的时候能养成为团队增光的意识,并且在合作的时候能有合作精神,不擅自搞个人主义。要想培养一个孩子的合作意识还是需要一定的努力,因此,在完成一个集体项目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承担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培养其责任感并灌输其团队意识。这样在游戏中不仅可以锻炼了身体,还可以提升精神认识。
  三、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3.1体育游戏的教育性
  在体育课上,加入游戏的元素可以使得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得到发展,并且,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在体能和培养出练好的品质。游戏化教学的气氛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不同的体育游戏有着不同的教育意义,因此也就有不同的教育作用。通过各类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勇敢顽强、遵守规则、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等品质,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自信心。
  3.2体育游戏的健身性
  由于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会比较大,因此参与到游戏中的人也会比较多。这样他们就能在体育课上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例如,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跑、跳、投掷或者攀登等,这些都是消耗体能的一些运动。通过这些,学生不仅能玩到游戏,还能强身健体。
  3.3体育游戏的潜在培养
  由于体育游戏的多样性,这不仅可以为学生形成一个强健的体魄,还能在不同的游戏当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性能。例如,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灵活地运动,并且有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有时候争抢时,是需要学生的反应速度快才能取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些游戏是带有一定的逻辑性的,那么这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出问题所在,最后完成游戏。因此,体育游戏是存在一定的潜在培养的作用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增加游戏化元素,既能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品质美德。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上适当地开展游戏化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洪霞.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与组织原则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6).
  [2]曹忠技能游戏化,游戏技能化:略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