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课堂教学导课

【作者】 张 萍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其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入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
  关键词:导课 课堂教学 针对性 科学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的导课也同样的不易,好的导课如同一座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一堂课的成效与导课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同样一个故事,有的人讲使人听起来津津有味,身临其境,听了还想听。这不是因为讲的内容有吸引力,而是因为他们高超的讲话技巧。同样的话在不同人的嘴里讲出来,效果迥然不同。教师的授课更是如此,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师讲授时,教学效果相差很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每堂成功的课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他们设计的导入,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开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复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旧知识的“温故”,巧妙的引出新课,这样一上课就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温故知新导课法常以提问、小测验等形式来进行。如在讲《小摄影师》时,先复习上一课《灰雀》,复习完课文的字词和基本内容后,很自然地对列宁和小男孩有了更深的认识,“上一课讲了一个名人和小男孩的故事,这一节课又讲了哪个名人的故事”,这样,教师就开始导入课文,既让学生巩固了上一课的知识,又明白了本组课文的共同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二、引用实例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是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是一种直接经验。教师在讲到这些现象时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学生对这些现象常常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找出这些现象与新课要讲述知识的交接点,在交接点处导入新课。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而且能启发他们积极参与思维。
  三、设置疑问,层层递进导入新课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疑问和悬念设计的恰当,学生就会急切的产生“愿知其详”的心情,促进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设问置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因而教师根据本节所讲知识的疑点设计导入,能启迪思维,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在讲解 《赵州桥》一文时,可以这样设疑:“为什么赵州桥世界闻名?”“赵州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赵州桥在设计上是建桥历史上的一个创举?”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心学习。
  四、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导入新课
  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导课方法。上课开始教师就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讲明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入主题。
  五、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
  讲课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故事导入法既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教师教学语言铺陈渲染,绘声绘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常用导入法,这是众多导入法中最受欢迎的“开场白”。教师通过一个简短自编的故事或历史故事,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下面的讲授新课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和名人有关的课文时,可以给孩子们讲一讲他们小时候或其它一些有趣的故事,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导课是一位教师应具有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导课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深入探究,继续学习的冲动和欲望。相反,如果每堂课的导课方式总是单调重复,千篇一律,则很难吸引学生,甚至引发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师要多在导课上下功夫,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应用人文、史料,引经据典来设计导课内容,从一堂课的开始就让学生认同和接受你及你所教授的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与此同时,能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文理并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导课的方式、手段多种多样,但总的一条原则是:多样的手段、方法是为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服务的,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后续学习才是导课的目的。因为问题是学习的原动力和起点,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不能使学生真正地进入有意义的学习。
  除此之外在充分运用各种导入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一、导入的设计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导语设计与教学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引人入胜,其结果是离题万里、风牛马不相及的。因此在设计导入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出发,采用揭示矛盾、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法;从生疑、质疑入手,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二、导入的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 
  导入科学与否,要看它是否能引起学生对新内容的注意,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探求欲,是否有助于对新的教学内容的理解。这要求教师设计导入语时要讲究科学性、生动性和幽默性,使新课一开始就能够扣紧学生的心弦。因此,教师设计导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理解好教学内容打基础。
  综上所述,导课的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思维吸引到授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授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