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改变课堂,惊喜不断
【作者】 秦士玉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科学课堂是实施教学创新的主要阵地。我在孝感市参加湖北省国培计划学习中,听了玉泉小学老师的课,也听了跟岗老师的课,从几天的学习中,我发现老师们在教学科学这门课程中,对组织教学和用新的科学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有一些不同的困惑,针对上述困惑,我执教了一节《有趣的磁现象》,它是粤教版第三单元第9课的教学内容。玉泉小学共有62个教学班,每班75个学生左右。有1个科学实验室。针对这样的大班额的学生如何来进行组织教学?没有实验器材,没能在实验室上科学课,如何渗透教学理念?
片断一:走进教室,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节科学课,希望大家喜欢。我想请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在前天听课学习中,我记住了你们班上陈思悦和武力同学的名字,请你们猜一猜,我为什么能记住他们?”孩子们各抒己见,接着老师说,我希望在今天这节课上大家能跟他们一样做到认真书写,积极发言,坐姿端正…..一下子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集中了注意力。我想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课前我还担心了一下,孩子们不听我的方法,这是孩子们给我的第一个惊喜。
片断二: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了一辆小车,用磁铁去靠近它,小车动起来,我让学生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说里面有磁铁,我说有磁铁就能动起来。我现在将磁铁拿出来,再做实验,小车不动了,我问学生,为什么不动了?学生说了很多理由,很顺利的进入新课,学生研究磁铁的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很自然的进入到探究磁铁能吸什么的活动中。在这一活动中,他们首先进行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起来,然后用磁铁一个个的去实验,把能吸起来的放在一块,不能吸起来放在一块。井然有序。我为他们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而惊喜。
片断三:在探究磁铁哪个地方的磁性最强时,孩子们有的认为磁铁的两端强,有的说红色的强,有的说外面一圈强,有的说里面强。我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想出了很多方法,然后师生共同确定了在条形磁铁上找点的方法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经历“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猜想的?——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在验证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你会分析你的观察记录吗?——你得到了什么?”在前几节听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们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甚至是只有老师说没有学生做,所以我看到的课堂是死气沉沉,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听。从我这节课中,我改变了他们以前老师的教学方法,从孩子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探究的渴望,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和整个课堂的参与度,都是我没有想到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要尊重实际,创设情境,大胆实践,时刻想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做到,做到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还给我们无数惊喜。
片断一:走进教室,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节科学课,希望大家喜欢。我想请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在前天听课学习中,我记住了你们班上陈思悦和武力同学的名字,请你们猜一猜,我为什么能记住他们?”孩子们各抒己见,接着老师说,我希望在今天这节课上大家能跟他们一样做到认真书写,积极发言,坐姿端正…..一下子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集中了注意力。我想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课前我还担心了一下,孩子们不听我的方法,这是孩子们给我的第一个惊喜。
片断二: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了一辆小车,用磁铁去靠近它,小车动起来,我让学生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说里面有磁铁,我说有磁铁就能动起来。我现在将磁铁拿出来,再做实验,小车不动了,我问学生,为什么不动了?学生说了很多理由,很顺利的进入新课,学生研究磁铁的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很自然的进入到探究磁铁能吸什么的活动中。在这一活动中,他们首先进行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起来,然后用磁铁一个个的去实验,把能吸起来的放在一块,不能吸起来放在一块。井然有序。我为他们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而惊喜。
片断三:在探究磁铁哪个地方的磁性最强时,孩子们有的认为磁铁的两端强,有的说红色的强,有的说外面一圈强,有的说里面强。我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想出了很多方法,然后师生共同确定了在条形磁铁上找点的方法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经历“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猜想的?——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在验证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你会分析你的观察记录吗?——你得到了什么?”在前几节听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们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甚至是只有老师说没有学生做,所以我看到的课堂是死气沉沉,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听。从我这节课中,我改变了他们以前老师的教学方法,从孩子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探究的渴望,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和整个课堂的参与度,都是我没有想到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要尊重实际,创设情境,大胆实践,时刻想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做到,做到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还给我们无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