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新课改理念下的农村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 胡月英

【机构】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麻州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需要教师花大力气的难点,学生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说、会说、善说。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积极学习的动机、学习态度和语言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
  关键词:农村教学特点合作学习  口语教学
  随着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听、说、读、写等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是未来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非常重要,更何况它还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农村小学生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差。一是由于农村学校地处偏僻,通常缺少英语学习的氛围,更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教学硬件设施不配套,学生缺乏口语实践的机会。二是学校、家长也不够重视,还是以应试教育的考试评价方式区分优劣,而且考试中没有口语测试。三是学生词汇贫乏,许多知识可能一知半解。这样造成许多学生对英语望而生畏,更不敢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很差,不少学生成了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所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农村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首要任务
  一、进行合作性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组织有效的小组竞赛来激发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进行四会单词的补充掌握时,我让学生分类进行背诵,比如在掌握完运动类、水果类、服装类、食物类单词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分类读单词、说句子竞赛,读出的单词、句子最多的小组为获胜者,这样学生事先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合作交流并进行记忆,课堂上进行分工合作,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识记的词、句子渐渐多了起来。
  合作性的竞争为小学生树立起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竞争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
  二、组织合作性表演,进行口语训练。
  课堂教学是锻炼学生胆量,口语表达的主战场,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课堂环境几乎是外语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不好英语是因为胆子太小,缺乏自信,怕说错,课堂上从不举手,而且常存有侥幸心理,希望教师不要叫到自己,而教师们为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同时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的限制,很少提问他们。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成了“哑巴”学生。而对话表演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口语锻炼的机会。在新授句型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新句型,操练必不可少,这时就可以采用同桌合作(Pair Work)。让学生进行句型的对话表演,使每位学生都有了一次口语锻炼的机会。 
  三、双人即兴表演合作,拉近彼此关系
  即兴表演是在课堂中根据教学需要,要学生在没有太多时间准备的忙况下,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叙述情形。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双人即兴表演。
  双人即兴表演比单人即兴表演趣味性更强一些。例如在make a phone call的练习中,由老师给出情形和话题,让同桌同学模拟打商务电话。从教学效果来看,双人表演时两个同学可以互相提醒和帮助,共同完成表演。
  2.小组即兴表演
  小组即兴表演是课堂常见的活动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稍加准备即可表演。例如在meeting greeting中有一个话题,假设你有一个新同事刚加入公司,如何把他介绍给你的其他同事。表演时指定一个同学扮演新同事,再指定一个同学负责介绍,安排三个同学扮演其他同事,三人有男有女,还有一个扮演年纪比较大的同事。通过小组表演来考察同学是否掌握介绍的顺序和礼仪。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小组即兴表演,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更好地掌握语言形式,通过集体讨论,大家互相帮助和配合,小组即兴表演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目前我们现有的班级一般都由四十多个学生组成,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内很难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说”的机会,这样导致了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参与会话,大多数人只是旁听者的局面。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这种常规教学局面,模拟了小班化上课的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改变了以教师为核心的模式。每个学习小组是一个基本单位,而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机会展现自己,同学之间可以互帮互助。4—6人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较多的同学,也有了向同学展示自己,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在这小集体中,同学们积极思考,操练所学的知识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这样,给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大大改善了以往在课堂上当场让同学回答问题时一些同学表现出来的尴尬和窘迫。然后,在小组间讨论,进行活动时,每个成员轮流在班级中展示自己。这样一来,从数学角度来说,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大大弥补了大班上课的缺点,同时使完成《标准》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走进课堂有了实现的可能。
  2.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帮助和配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张靖,付金亮.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7)
  [2]王胜.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实验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9)
  [3]曾怡,杨军燕.促进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