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文明用餐的习惯
【作者】 冉红钗
【机构】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一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担负“万丈高楼”的铺路人,培养学生文明用餐习惯,应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而农村小学生有不少不良的用餐习惯,学校老师虽做了大量工作,但病根未除效果甚微。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精神风貌,影响了校风校貌。一日三餐有些学生打饭不排队、拥挤和随手乱倒剩饭,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小学生文明用餐习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去纠正,从而培养他们文明用餐习惯。贵州省沿河县官舟镇一完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强化思想教育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饮食礼仪因场合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只有杜绝“中国式剩宴”,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因此,培养小学生文明用餐习惯非常重要。
培养小学生文明用餐习惯应从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抓起。让他们对文明用餐要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意义,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而作为现在的小学生,虽然,明知道要节约,得要注重食物的多样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挑食、浪费现象却屡见不鲜。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的教育,教会他们文明用餐,如饭前洗手;吃饭时要坐正;咀嚼时不应发出难听的声音;进餐时不宜大声说话;饭、汤不洒落在桌子抹布上,做到桌面干净等等。要耐心讲解各种菜肴的营养价值,还要告诉孩子,粮食、蔬菜和鱼、肉、禽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浪费是可耻的。教育学生“吃多少打多少,吃完再打”,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文明就餐是每一个小学生文明素质的具体体现。每位同学都应该提高认识,加强自律,做到文明就餐,主动自觉地维护就餐秩序。官舟镇一完小自实行营养餐以来,在每天用餐前,派教师用领读《小学生就餐礼仪》。英语课上,笔者坚持教学生诵读《小学生就餐礼仪》:“……Wash your hands before eating, to get rid of germs……”
二、牢记用餐要求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文明用餐要求。让学生明白究竟什么是文明用餐习惯,文明用餐保健究竟要做些什么,把要做的内容公示给学生,让他们照章实施。教育学生做到“五要五不”:一要自觉排队,不拥挤;二要均衡营养,不挑食;三要吃饭安静,不喧哗;四要饭菜吃净,不浪费;五要餐桌干净,没菜剩。文明就餐24字要求:“静心止语,礼让有序;细嚼慢咽,食净节约;缓行轻放,安全整洁。”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建章立制规范
学校和班上建立相应的文明用餐制度。从制度上给予约束。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吃的“兴趣”和“愿望”。官舟镇一完小将一如既往地开展文明用餐礼仪教育活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各任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文明用餐教育,让"Thrifty Germany to support static to self-cultivation.”的用餐理念深入师生的心田。饭菜吃完,给午餐管理员检查,吃不完的饭菜放在饭盒内;在午餐管理员允许的情况下,轻轻走出教室放回汤碗和饭盒;如汤没喝完,把汤倒回锅子,汤碗轻轻放在箩筐中,摆放整齐;擦净桌面,折好抹布,放进书包;安静休息,不打扰其余同学就餐。"Civilized dining, from me",这样的标语要深入人心,并得到落实。
四、落实责任监督
养成文明用餐习惯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责任感,要在不断的强化与监督中才能养成。学生文明用餐习惯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特别是小学生,自律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差,模仿能力强,虽然有时侯一句表扬的话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有时只有三分钟的热情,要使学生养成文明用餐习惯就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和强化。为此,官舟镇一完小每次用餐有值日老师巡视,并在几个重要位置设文明用餐监督岗。对不按要求用餐的学生进行制止,教育督促。一年多坚持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自觉排队了,倒剩饭的少了,餐厅地面干净了,打扫起来也轻松了,学生良好的就餐习惯初步形成。"Advocate civilized din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cultivation."已经初步成为学生的共识。
一、强化思想教育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饮食礼仪因场合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只有杜绝“中国式剩宴”,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因此,培养小学生文明用餐习惯非常重要。
培养小学生文明用餐习惯应从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抓起。让他们对文明用餐要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意义,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而作为现在的小学生,虽然,明知道要节约,得要注重食物的多样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挑食、浪费现象却屡见不鲜。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饮食卫生的教育,教会他们文明用餐,如饭前洗手;吃饭时要坐正;咀嚼时不应发出难听的声音;进餐时不宜大声说话;饭、汤不洒落在桌子抹布上,做到桌面干净等等。要耐心讲解各种菜肴的营养价值,还要告诉孩子,粮食、蔬菜和鱼、肉、禽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浪费是可耻的。教育学生“吃多少打多少,吃完再打”,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文明就餐是每一个小学生文明素质的具体体现。每位同学都应该提高认识,加强自律,做到文明就餐,主动自觉地维护就餐秩序。官舟镇一完小自实行营养餐以来,在每天用餐前,派教师用领读《小学生就餐礼仪》。英语课上,笔者坚持教学生诵读《小学生就餐礼仪》:“……Wash your hands before eating, to get rid of germs……”
二、牢记用餐要求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文明用餐要求。让学生明白究竟什么是文明用餐习惯,文明用餐保健究竟要做些什么,把要做的内容公示给学生,让他们照章实施。教育学生做到“五要五不”:一要自觉排队,不拥挤;二要均衡营养,不挑食;三要吃饭安静,不喧哗;四要饭菜吃净,不浪费;五要餐桌干净,没菜剩。文明就餐24字要求:“静心止语,礼让有序;细嚼慢咽,食净节约;缓行轻放,安全整洁。”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建章立制规范
学校和班上建立相应的文明用餐制度。从制度上给予约束。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吃的“兴趣”和“愿望”。官舟镇一完小将一如既往地开展文明用餐礼仪教育活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各任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文明用餐教育,让"Thrifty Germany to support static to self-cultivation.”的用餐理念深入师生的心田。饭菜吃完,给午餐管理员检查,吃不完的饭菜放在饭盒内;在午餐管理员允许的情况下,轻轻走出教室放回汤碗和饭盒;如汤没喝完,把汤倒回锅子,汤碗轻轻放在箩筐中,摆放整齐;擦净桌面,折好抹布,放进书包;安静休息,不打扰其余同学就餐。"Civilized dining, from me",这样的标语要深入人心,并得到落实。
四、落实责任监督
养成文明用餐习惯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责任感,要在不断的强化与监督中才能养成。学生文明用餐习惯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特别是小学生,自律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差,模仿能力强,虽然有时侯一句表扬的话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有时只有三分钟的热情,要使学生养成文明用餐习惯就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和强化。为此,官舟镇一完小每次用餐有值日老师巡视,并在几个重要位置设文明用餐监督岗。对不按要求用餐的学生进行制止,教育督促。一年多坚持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自觉排队了,倒剩饭的少了,餐厅地面干净了,打扫起来也轻松了,学生良好的就餐习惯初步形成。"Advocate civilized din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cultivation."已经初步成为学生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