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职高政治课堂的导入技巧
【作者】 吴小琴
【机构】 四川省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导入,即开讲、开场白,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首要的一环。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政治课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关键词:职高 政治课堂 导入技巧
在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政治课有着明显的排斥,认为这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并不是职高学习的主要课程。而职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政治课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围绕着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完善和发展,新课导入也不例外。一名优秀的职高政治课教师,要想把课上得兴味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政治课发挥其为思想指导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方法,这样,就会达到上课伊始妙趣即生的境界,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一、导入的功能和作用
(一)诱导功能——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导入最首要的作用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学习方向上来,并使之得以有效的保持,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因此,有人把它比作磁石。
(二)激励功能——可以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主动求知的起点。巧妙的导入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定向功能——可以利用学生的求异心理,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良好的导入的就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启迪学生去思索、去设想,另外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所指引的方向逐步深入,从而为整堂课教学内容的有效完成做好铺垫。
(四)协调功能——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导入的主要方法
(一)、谜语导入:谜语虽少.但具有很强的魅力,恰当地引用谜语.能起到兴奋剂的作用,运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尽快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讲授《改革开放》一节时,就可以用一条谜语:谜面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打我国的一条基本国策”。在学生饶有兴趣地回答“改革开放”中顺势导入新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启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诗词导入:诗词隽永含蓄,有深刻的哲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诗词歌赋导入新课,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章节时,可以用这两句诗导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藉,《入若耶溪》;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北宋,王安石。提问,王藉的诗好,还是王安石的好,为什么?学生热烈讨论之后可以得出,王藉的诗写出了蝉与林、鸟与山、噪与静,鸣与幽二者的动静关系,噪与鸣更衬托出山林的宁静,大自然里没有绝对的死寂,也没有绝对的噪动,这种动静关系就是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叫做矛盾,从而导入新课。
(三)、用模拟表演导入
教师可以根据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学资源,让学生扮演课堂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角色引入课堂教学,在扮演角色过程中,体验生活,学习知识。如笔者讲到“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时,请学生当心理医生开一间小诊所,解决青春期所遇到的烦心事;讲到“民法常识”时,让学生搞模拟法庭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讲“正当防卫”知识点时,先预设几个属于或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犹如身临其境一样。笔者在讲“情绪”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头: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指人心情的词语,请你们写在纸上,来“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写得最多,同学们议论纷纷,一下子提高了兴趣,此时,实际上已进入了本节课的新教学内容。当然组织表演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价,不要使课堂变成单一的表演会,以确保达到教学目标。
(四)故事导入:学生好奇心强,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用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所学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授《我眼中的成功》时,就可以用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成功经历来导入。
(五)视频导入:频导入就是根据教材内容,以精彩的视频片段与巧妙的设问来拉开课堂序幕的一种方法。视频集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更易为学生掌握。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就可通过视频来导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在校园中做的有关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采访视频。在这基础上,教师设问:短片中学生的消费观是否正确?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导入新课。
(六)时政新闻、热点事件导入
职高政治课教学本身带有鲜明的时政性,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必须渗透时政教育。用时政引入新课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取和利用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时政新闻、热点事件,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启迪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如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引用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在“经济的全球化”教学中,引用“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等等。
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职高政治课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可以运用巧妙的导入,吸引学生心、眼,将学生带入一种超越时空的教学意境,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个性,从而就可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达到“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的统一。
关键词:职高 政治课堂 导入技巧
在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政治课有着明显的排斥,认为这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并不是职高学习的主要课程。而职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政治课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围绕着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完善和发展,新课导入也不例外。一名优秀的职高政治课教师,要想把课上得兴味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政治课发挥其为思想指导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方法,这样,就会达到上课伊始妙趣即生的境界,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一、导入的功能和作用
(一)诱导功能——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导入最首要的作用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学习方向上来,并使之得以有效的保持,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因此,有人把它比作磁石。
(二)激励功能——可以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主动求知的起点。巧妙的导入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定向功能——可以利用学生的求异心理,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良好的导入的就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启迪学生去思索、去设想,另外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所指引的方向逐步深入,从而为整堂课教学内容的有效完成做好铺垫。
(四)协调功能——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导入的主要方法
(一)、谜语导入:谜语虽少.但具有很强的魅力,恰当地引用谜语.能起到兴奋剂的作用,运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尽快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讲授《改革开放》一节时,就可以用一条谜语:谜面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打我国的一条基本国策”。在学生饶有兴趣地回答“改革开放”中顺势导入新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启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诗词导入:诗词隽永含蓄,有深刻的哲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运用诗词歌赋导入新课,有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讲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一章节时,可以用这两句诗导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藉,《入若耶溪》;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北宋,王安石。提问,王藉的诗好,还是王安石的好,为什么?学生热烈讨论之后可以得出,王藉的诗写出了蝉与林、鸟与山、噪与静,鸣与幽二者的动静关系,噪与鸣更衬托出山林的宁静,大自然里没有绝对的死寂,也没有绝对的噪动,这种动静关系就是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叫做矛盾,从而导入新课。
(三)、用模拟表演导入
教师可以根据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学资源,让学生扮演课堂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角色引入课堂教学,在扮演角色过程中,体验生活,学习知识。如笔者讲到“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时,请学生当心理医生开一间小诊所,解决青春期所遇到的烦心事;讲到“民法常识”时,让学生搞模拟法庭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讲“正当防卫”知识点时,先预设几个属于或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犹如身临其境一样。笔者在讲“情绪”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开头: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指人心情的词语,请你们写在纸上,来“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写得最多,同学们议论纷纷,一下子提高了兴趣,此时,实际上已进入了本节课的新教学内容。当然组织表演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价,不要使课堂变成单一的表演会,以确保达到教学目标。
(四)故事导入:学生好奇心强,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用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所学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授《我眼中的成功》时,就可以用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成功经历来导入。
(五)视频导入:频导入就是根据教材内容,以精彩的视频片段与巧妙的设问来拉开课堂序幕的一种方法。视频集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更易为学生掌握。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就可通过视频来导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在校园中做的有关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采访视频。在这基础上,教师设问:短片中学生的消费观是否正确?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导入新课。
(六)时政新闻、热点事件导入
职高政治课教学本身带有鲜明的时政性,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必须渗透时政教育。用时政引入新课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取和利用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时政新闻、热点事件,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启迪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如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引用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在“经济的全球化”教学中,引用“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等等。
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职高政治课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可以运用巧妙的导入,吸引学生心、眼,将学生带入一种超越时空的教学意境,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就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个性,从而就可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达到“知识、能力、觉悟、行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