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四季童趣》教案设计
【作者】 陈艳飞
【机构】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一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学内容:演唱《四季童趣》
学习目标:
情感价值: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过程与方法:听唱与教唱相结合、体验法。
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并体会歌曲所描绘四季美丽的景色和童年乐趣。
2、认识力度记号f、mf、p、mp。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强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课型:音乐表演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听音乐《苹果丰收》边做律动进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欢快的音乐《苹果丰收》边做摘果子的律动进教室,一、能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激情,二、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秋天果实丰收的喜悦。为学习歌曲《四季童趣》做好铺垫。)
2、师生问好(问好歌)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天)。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让我们献给春天一首歌好吗?师生齐唱歌曲《嘀哩嘀哩》。在春天你喜欢干什么呢?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乐趣,一起来听听。
(设计意图:从春天引入四季,去感受四季的乐趣。)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四季童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四季中做什么?
春天→放风筝 夏天→小河湾,抓螃蟹
秋天→长竹杆,打枣摘苹果 冬天→雪撬板去滑雪
(初步理解歌词内容,感受四季的童趣)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3、学唱歌曲
(1)先跟老师把歌词读一读。(按节奏带读歌词)
(2)师范唱,注意前奏与间奏,还有歌曲中有哪些力度记号?认识力度记号f、mf、p、mp。
(3)分句跟琴唱。
(4)跟着教师的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5)学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把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组。分组演唱。)
5、跟伴奏齐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教师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有节奏的读歌词熟悉歌词,通过认识音乐记号、感受音乐情绪、跟唱歌曲一直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循序渐进的学会歌曲。)
三、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
(1)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编创动作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
(2)上台表演。
(3)欣赏《四季童趣》的表演视屏。
(设计意图:有趣的表演为了让学生巩固歌曲,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习惯,进一步感受到四季的乐趣。)
四、拓展训练:献给四季的礼物:1、夏天《哈萨克族舞蹈》;2、秋天《冬不拉弹奏》;3、舞蹈集体律动《溜冰圆舞曲》。
(通过献给四季的礼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了四季的歌舞。)
五、教师小结。
听音乐《四季童趣》出教室。
教学反思:
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本课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所设计,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与之产生共鸣,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学生通过听唱和教师分句的教唱,基本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节奏,以及歌曲演唱时的情感处理、歌曲所表现的生活情趣。再加入欣赏视频表演则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2、进一步加深对歌曲和四季的印象,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对一年四季的印象,让学生自己编创一组动作,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欢快的旋律声中即兴的表演和创作,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献给四季的礼物,给学生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乐趣。能够在一堂课里展示民族乐器冬不拉弹唱、哈萨克族舞蹈和集体学习舞蹈《溜冰圆舞曲》,让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更接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能。深刻的体会到了音乐与生活的美,了解了四季变化的一些常识,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我想,如果在课件的设计上再丰富一些,如加一些动画之类的音像资料的话,在课堂里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四季的情趣了。通过这堂课创编动作这个环节还要加强男同学们舞蹈律动的训练。
学习目标:
情感价值: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过程与方法:听唱与教唱相结合、体验法。
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并体会歌曲所描绘四季美丽的景色和童年乐趣。
2、认识力度记号f、mf、p、mp。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强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课型:音乐表演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听音乐《苹果丰收》边做律动进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欢快的音乐《苹果丰收》边做摘果子的律动进教室,一、能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激情,二、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秋天果实丰收的喜悦。为学习歌曲《四季童趣》做好铺垫。)
2、师生问好(问好歌)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天)。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让我们献给春天一首歌好吗?师生齐唱歌曲《嘀哩嘀哩》。在春天你喜欢干什么呢?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乐趣,一起来听听。
(设计意图:从春天引入四季,去感受四季的乐趣。)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四季童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都在四季中做什么?
春天→放风筝 夏天→小河湾,抓螃蟹
秋天→长竹杆,打枣摘苹果 冬天→雪撬板去滑雪
(初步理解歌词内容,感受四季的童趣)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3、学唱歌曲
(1)先跟老师把歌词读一读。(按节奏带读歌词)
(2)师范唱,注意前奏与间奏,还有歌曲中有哪些力度记号?认识力度记号f、mf、p、mp。
(3)分句跟琴唱。
(4)跟着教师的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5)学生自主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把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组。分组演唱。)
5、跟伴奏齐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教师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有节奏的读歌词熟悉歌词,通过认识音乐记号、感受音乐情绪、跟唱歌曲一直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循序渐进的学会歌曲。)
三、教师组织学生合作表演:
(1)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编创动作表演四个不同的季节。
(2)上台表演。
(3)欣赏《四季童趣》的表演视屏。
(设计意图:有趣的表演为了让学生巩固歌曲,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习惯,进一步感受到四季的乐趣。)
四、拓展训练:献给四季的礼物:1、夏天《哈萨克族舞蹈》;2、秋天《冬不拉弹奏》;3、舞蹈集体律动《溜冰圆舞曲》。
(通过献给四季的礼物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了四季的歌舞。)
五、教师小结。
听音乐《四季童趣》出教室。
教学反思:
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本课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所设计,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与之产生共鸣,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学生通过听唱和教师分句的教唱,基本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节奏,以及歌曲演唱时的情感处理、歌曲所表现的生活情趣。再加入欣赏视频表演则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2、进一步加深对歌曲和四季的印象,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对一年四季的印象,让学生自己编创一组动作,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欢快的旋律声中即兴的表演和创作,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献给四季的礼物,给学生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让学生体会音乐的乐趣。能够在一堂课里展示民族乐器冬不拉弹唱、哈萨克族舞蹈和集体学习舞蹈《溜冰圆舞曲》,让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更接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能。深刻的体会到了音乐与生活的美,了解了四季变化的一些常识,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我想,如果在课件的设计上再丰富一些,如加一些动画之类的音像资料的话,在课堂里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四季的情趣了。通过这堂课创编动作这个环节还要加强男同学们舞蹈律动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