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作者】 吴少丹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根据思维导图在新授课、复习课,课件制作中的应用与实践,简要谈谈思维导图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课堂教学;思维可视化;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辅助工具,适合用于非结构性信息处理,辅助人们思考复杂问题,有助于使用者把握问题的全局和中心,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式讨论与交流。思维导图的教育应用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辅助工具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不仅探索思维导图的内涵,同时也将其应用于不同学科教学之中。提供一个卓有成效的有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的教育应用起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教学辅助工具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不仅探索思维导图的内涵,同时也将其应用于不同学科教学之中。思维导图提供一个卓有成效的有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思维导图在中学生物学习过程中应用的优势如下:
  (1)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2)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生物学习兴趣
  本文通过多年对思维导图的学习和研究,简要谈谈思维导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提供参考。
  一、思维导图在生物新授课中的应用
  在新单元教学开始时,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对整章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核心和要点。
  图1是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中,使用的一个思维导图,此图清晰直观地展示出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应用,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寻找突破口以解决问题,很受同学们的喜欢。












  图1新授课中的思维导图:组成细胞的分子
  二、思维导图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每一章内容学习结束后,要对整章内容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巩固已学知识。思维导图在章节复习中也有用武之地,通过提取关键词,将线性的文字材料转变为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让学生牢牢把握住复习的重点。思维导图是复习课中整理知识和归纳总结的高效学习工具,也是与其他学科进行知识整合的整合工具,现在已经发展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学习系统”,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大量资料整合,复习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大大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方式记笔记,制作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巩固,缩短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图2是第章的复习课教学中,使用的一个思维导图,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可以大大地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学生非常喜欢,感觉到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比用线性文字材料进行复习更直观,可明显地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图2 复习课中的思维导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三、用思维导图制作生物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教案的电子化、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或积件、利用博客进行教育叙事和反思、网络教研、微博交流等等。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课件开发软件,例如:Flash、Authorware、方正奥思、PowerPoint等,这些软件都注重超媒体功能的实现,但在易用性上还有所欠缺,需要系统学习才能掌握Flash、Authorware这些功能强大的课件开发工具,大部分老师还是喜欢使用像PowerPoint这样简单易用的工具。在一般的教学中,使用PowerPoint作为展示工具,功能已经足够了。
  很多教师在使用课件时,存在很多误区,例如:课件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主次不明,板书全部被课件代替了,课件成了课堂的全部,为赶时髦而用课件。其实,在教学中能不用课件的内容就不要用课件,如可实物展示的,没有必要硬把它做成课件;有的课件界面太复杂、重点不突出,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应该让课件回归理性,让课件用在需要使用的地方,而不是死搬硬套,什么地方都用课件。在国外的教学中,课件主要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用的,课堂上用的并不多。
  在教师中还有一个怪现象:有用的不学,学没用的;简单的不学,学复杂的;有趣的不学,学枯燥的。我们要学有用的、学简单的、学有趣的东西,思维导图就是这样的工具。我们只要在思维导图中加上学科图符,它就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课件开发工具,它不仅能够实现超媒体的功能,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更科学地组织学习内容。
  思维导图的分支都是可以折叠和展开的,银幕上显示的一级分支,就是你要讲解的提纲,然后讲到哪个知识点时就展开哪个分支,所有内容都讲完,所有的分支都展开了,这样整堂课讲的内容就以图像的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便于记住所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
  总之,通过思维导图在新授课、复习课、课件(下转第10页)(上接第30页)制作的应用与实践,总体效果不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梳理和总结学习内容,有助于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思维导图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推广,思维导图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只要能灵活运用,必定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 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5).
  [2] 杨昌周,范蔚. 试析思维导图的“伪放射”和“乱放射”[J].中国电化教育,2011(9).
  [3] 张海森. 2001_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8).
  [4] 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5).
  [5]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