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历史教学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作者】 卢维龙
【机构】 山东省沂南县卧龙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惯常的现象是,教师把自己局限于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上,就算扩展,也只是方法思维的扩展,即所谓问在题外,答案在书中。我们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奉行“填鸭式”的教育,参考答案成了唯一的正确答案,当学生稍有异议时有的教师甚至说:“进我的庙,听我的经”。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占有知识,使课堂变得压抑与沉闷,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其实历史的精髓不在历史本身,而在于现实,只有把历史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才会使历史变得鲜活,有趣。历史教学的这一特性,决定历史教学要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社会,不断完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生,因此,新课程下应该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奏响生命的主旋律!那么,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做呢?
一、让历史尽可能的接近当时的真实
比如美国的《宅地法》,都认为它使美国人民得到西部大片土地,是美国西部开发的大动力,但实际上在该法颁布之前,西部领土就基本上被私人占有,该法不过是对既成事实的认可。又比如,法国小农经济是影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阻碍,多数认为这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惹的祸,但根据当时地契发现,买土地的基本上是一些大中地主,很少有农民购买土地的。可见法国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现象在大革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的。这些对中考固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这是历史教师的使命:让学生学到真实的历史,得到正确有用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也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力主要能源,这也算是间接地对中考有利吧。
二、让历史闪现现实的影子
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事件后来的情况如何?在今天还有其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教学中如果适当把历史知识延伸到现实,即使历史的延续性得以体现,又能使学生感觉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力,从而兴趣倍增。比如:法国的小农经济问题,曾经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今天的法国还广泛存在吗?当今法国土地所有制的主流形态是什么?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主流形态又是什么?
法国历史上形成的小农经济不仅使法国农民生活困难;而且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实行了“减”的办法: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国家负责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年轻人离土离乡,到国营企业做工;其他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班,先培训,再务农。与减少农业人口的做法相反,对农地经营规模,政府用的是“加”法: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此外,国家还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着手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享受价格补贴,还能得到5年以上低息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农用机械价廉物美,售后服务有保证,自然受到农民的欢迎。法国只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是弱质产业,很多国家都采取保护政策,法国也不例外。通过法国政府的努力。法国的农业生产率,20年间提高了3倍,90年代中期,困扰法国一个半世纪的小农经济,早已成了过去,代之而起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
至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所有制的主流形态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私有制为主的土地所有制,把土地所有权看作“绝对所有权”,如日本;另一类是以私有制为主但把土地所有权看作“相对所有权”的国家,如英、美、德、法;还有一类是以国有制为主的土地所有制,如新加坡。
以下分析一下几个典型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第一、美国的土地所有制;美国土地有三种所有制形式:私有土地、州政府土地和联邦政府土地。美国把土地所有权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地下权,(开采权)第二是地上权;第三是空间权。这三部分的权力可以分别转让。私人土地如何利用一般联邦政府不予干涉,但是私有者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对本州经济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私有土地的利用原则上要与政府的规划一致。对于私有土地的买卖政府不予干预,政府的作用只是登记收费和规划引导。
第二、日本的土地所有制:日本的现行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日本在法律上承认个人或者股份制公司等法人占有土地。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占有的土地,多为不能用于农业、工业或住宅的森林地和原野。私有土地和公有土地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日本的土地可自由买卖、租赁、抵押、继承和赠与。
第三、新加坡的土地所有制:新加坡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有国有和私有两种形式。国有土地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公共目的,可以用于长期的出售和出租。国有土地由土地局代表国家行使权利。
三、让现实与历史挂钩
现实的许多现象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如英国有三支足球队参加国际比赛,公共汽车、食堂等场所普遍使用的IC卡,今天雪灾中帮助铁路部门渡过难关的内燃机车等等,都可以在教科书上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假如我们随时随地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历史关联,历史就会活起来,不再那么令人生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很多考点了。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
总之,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在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又能对学生增强应试能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构建历史的生命课堂。
一、让历史尽可能的接近当时的真实
比如美国的《宅地法》,都认为它使美国人民得到西部大片土地,是美国西部开发的大动力,但实际上在该法颁布之前,西部领土就基本上被私人占有,该法不过是对既成事实的认可。又比如,法国小农经济是影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阻碍,多数认为这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惹的祸,但根据当时地契发现,买土地的基本上是一些大中地主,很少有农民购买土地的。可见法国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现象在大革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的。这些对中考固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这是历史教师的使命:让学生学到真实的历史,得到正确有用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也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动力主要能源,这也算是间接地对中考有利吧。
二、让历史闪现现实的影子
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事件后来的情况如何?在今天还有其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教学中如果适当把历史知识延伸到现实,即使历史的延续性得以体现,又能使学生感觉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力,从而兴趣倍增。比如:法国的小农经济问题,曾经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今天的法国还广泛存在吗?当今法国土地所有制的主流形态是什么?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主流形态又是什么?
法国历史上形成的小农经济不仅使法国农民生活困难;而且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府实行了“减”的办法: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国家负责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年轻人离土离乡,到国营企业做工;其他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班,先培训,再务农。与减少农业人口的做法相反,对农地经营规模,政府用的是“加”法: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此外,国家还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着手农地整治的同时,农业机械化也紧锣密鼓地迅速推开。农民购买农机具,不仅享受价格补贴,还能得到5年以上低息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农用机械价廉物美,售后服务有保证,自然受到农民的欢迎。法国只用了15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是弱质产业,很多国家都采取保护政策,法国也不例外。通过法国政府的努力。法国的农业生产率,20年间提高了3倍,90年代中期,困扰法国一个半世纪的小农经济,早已成了过去,代之而起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
至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所有制的主流形态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私有制为主的土地所有制,把土地所有权看作“绝对所有权”,如日本;另一类是以私有制为主但把土地所有权看作“相对所有权”的国家,如英、美、德、法;还有一类是以国有制为主的土地所有制,如新加坡。
以下分析一下几个典型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第一、美国的土地所有制;美国土地有三种所有制形式:私有土地、州政府土地和联邦政府土地。美国把土地所有权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地下权,(开采权)第二是地上权;第三是空间权。这三部分的权力可以分别转让。私人土地如何利用一般联邦政府不予干涉,但是私有者改变土地用途不得对本州经济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私有土地的利用原则上要与政府的规划一致。对于私有土地的买卖政府不予干预,政府的作用只是登记收费和规划引导。
第二、日本的土地所有制:日本的现行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日本在法律上承认个人或者股份制公司等法人占有土地。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占有的土地,多为不能用于农业、工业或住宅的森林地和原野。私有土地和公有土地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日本的土地可自由买卖、租赁、抵押、继承和赠与。
第三、新加坡的土地所有制:新加坡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有国有和私有两种形式。国有土地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公共目的,可以用于长期的出售和出租。国有土地由土地局代表国家行使权利。
三、让现实与历史挂钩
现实的许多现象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如英国有三支足球队参加国际比赛,公共汽车、食堂等场所普遍使用的IC卡,今天雪灾中帮助铁路部门渡过难关的内燃机车等等,都可以在教科书上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假如我们随时随地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历史关联,历史就会活起来,不再那么令人生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很多考点了。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
总之,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在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又能对学生增强应试能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构建历史的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