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篮球运动中的技术技巧
【作者】 谯 斌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我对训练学生篮球和篮球比赛时的技巧体会。
一、篮球运球技巧
运球在篮球训练或比赛中相当重要,它允许球员在不能传球给队友时可以自己带球向前进攻;带球移动至更有利的位置以传球给队友;或等待队友到位接传球时控制住球;自己向篮框方向运球并完成投篮或上篮。然而不要过多的运球同样也很重要,如果你在比赛中过多的运球,会使其他四位队友只能站在那儿看你,从而失去了篮球运动所提倡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运球比较慢(传球可以更快地把球传向篮框方向)。你应该学会怎样运球,更应该学会什么时候运球(什么时候该传球)。
1.一般运球
运球时应该用手指运球,而不是手掌。运球高度最好不要超过腰部(这样比较容易控制球)。运球时手腕要放松,用向下挤压动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动作。要训练两只手都能熟练地运球。开始先学习在原地运球,熟练后可以一边运球一边走动。不要过多考虑运球时你的移动速度,先掌握好运球技术。走动中的运球技术掌握好以后,再开始逐渐增加移动速度,直至全速。采取怎样的速度以你能舒服地运球为标准。
运球时应该抬头,时刻观察场上情况。如果运球时只顾低头看球,很容易被对手盗球,而且也看不到处于有利位置的队友,甚至之间处于容易投篮的位置也不知道。
2.控制性运球
运球时当你感到既难以传球,又不可能快速向前时,或者你在观察场上形势准备传球或投篮时,应该采用控制性运球。在膝盖到腰部的高度运球。双膝微屈,身体前倾,这样使你容易控制好球,也容易快速变速。不参与运球的那只手臂应该弯屈肘部并向外伸,保持平衡,也阻止对手靠近。
3.快速运球
在你要带球快速冲向前场时当然要快速运球。此时身体也要前倾,将球稍微拍向前方,运球高度稍高,在胸部与腰部之间。身体正对移动方向,眼睛观察全场。
4.变速运球
运球队员要突破对手防守可以采用变速运球(当然也可以采用突然变向或其他假动作)。变速运球要求除了改变运球速度,还要改变运球高度。用小的步幅接近对手,然后突然加速(步幅也加大),并把运球高度降至膝部位置,快速突破向前。变速运球需要很多练习才能有效地使用。
你在运球的时候,前面有防守人,还是那两点,变向,变速,要有假动作配合,不要怕身体接触,大个的转身和灵活度没法和你比,但自己的运球一定要过硬,千万不可只会一只手,要有意识的练习自己的弱手,你可以先用弱手带球,把球带到一侧(为自己下面的突破留够空间),然后变向,变速换强手,进行突破。
二、篮球的跑位技巧
篮球运动是一项引人入胜的体育竞赛项目,许多人不但喜欢坐在电视屏幕前或体育馆的看台上欣赏那激烈争夺的场面、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而且乐于亲临球场一试身手。然而,许多人在球场上一跑起来就感觉有点别扭、不协调,甚至一些受过良好训练跑姿优美的田径运动员到了篮球场上也失去了往日潇洒的风采,跑的僵硬、笨拙。其原因是篮球运动员跑动的特点大多是前进的方向与身体的朝向不一致: 无球的进攻队员的跑动方向总是向着目标“篮”或一定的战术区域,而眼睛总是盯着“球”,以保持随时准备接球进行攻击的姿势;运动员在跑动时要用身体顶、挤对手来保护球,或随时用变化跑动方向来摆脱对手;防守队员的跑动则通常是背对球和对手,向身体后方和侧后方做侧身的交叉步跑。这样的跑动就不能像单纯为追求速度的田径场上的跑动那样直着腰板,足尖向后登地,上体正对前进方向.而是要用篮球运动员专门的跑动方法:上体侧身,以一侧头肩向运动方向前倾[以便面对球或以肩背顶挤对手],使身体重心低而靠前,双脚用力部位通常在一只脚的内侧前脚掌,另一只脚的外侧前脚掌,且脚趾要有力地抓住地面,两脚用力要尽可能的保持交替的水平后蹬和大腿积极的前跨,使步幅大重心低,这种姿势才能动停、变向自如,在弧线跑动中保持较快的速度,以适应篮球比赛的需要篮球的突破与分球 持球突破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门技术。在比赛中如果运动员有针对性地、有时甚至是连续地运用突破技术并将它和分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极好的技术。
巧用突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突破缩小对方防守范围,给本队中远距离投篮创造机会。在比赛中,当对方采用联防,且对方身高上又有优势,而本方队员篮下得分困难,中远距离投篮又没有机会时,进攻队员应有意识地,果断地突破上篮或突破分球,有目的地将对手挤向篮下,迫使对手缩小防守区域,并及时将球传给跟进或绕到无人防守处的接应队员。这种突破分球的战术不是为了篮下得分,而是为了给同伴中远距离投篮创造机会。
2、有针对性的突破,迫使对方核心队员犯规。当一方队员处于防守时,进攻队员应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朝对方核心队员防守路线上持球突破,'逗'其在防守时犯规,特别是当对方核心队员三次或四次犯规后就更应该主动地朝其防守路线持球突破,迫使对方核心队员犯规,达到对方核心队员五次犯规被罚下场的目的。如果对方核心队员在三次或四次犯规后,采取'谨慎'防守,那么进攻队员尽管大胆进攻,让其形同虚设,乘机得分。
3、当对方全队七次后,利用持球突破,造成对方犯规,赢得罚球权。在每半时比赛中,当防守队员,特别是罚篮命中率高的队员,应以造成对方犯规而获得球权为目的地突破上篮或突破分球。有突破就有防守,有防守就有可能犯规。当防守方一次犯规,进攻方一次获得球权时,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情绪上可以打乱防守方的防守体系,使其缩手缩脚,不敢全力防守。
4、利用突破迫使对方改变战术。 在比赛中,对方根据需要往往有时采用半场人盯人或全场盯人(下转第29页)(上接第93页)的防守战术,特别是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紧避盯人战术就是常见的了。当对方紧逼盯人防守时,进攻队员应尽量散开吸引对方防守队员。持球队员或突破技术好的队员应大胆突破分球或直接上篮得分,只有在轮番突破使对方没有占到便宜的时候,对方才会改变其防守战术。此外,突破分球还有消耗对方体力的作用。关键时刻的突破造成对方防守犯规,还可及时给本队教练员提供暂停机会。
三、持球的躲闪技巧
躲闪是技术对抗很重要的一项技巧。并非所有的篮球技术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去用于身体对抗。例如,持球技术和投篮技术在与对手进行身体接触时往往处于被动。其原因是,对抗中持球队员多一层保护球的责任和负担。若能躲开和避免一些身体接触,并保护好球,对顺利完成技术任务非常关键。持球队员经常性地进行球的摆动与运球变向,既是避免对抗,也是进行球的躲闪保护。持球队员的假动作同样是干扰对手判断,避免对抗,进行躲闪的有效方法。当身体接触不可避免时,也要尽量用身体与对手对抗,而不是用球与之对抗。
四、在篮球比赛中转移焦点
技术对抗在比赛中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层面的,有时它会不知不觉地集中到局部,形成焦点。例如,队员准确投篮或强力突破,在局部形成焦点,巧妙地进行机会转移体现技术对抗灵活多变。局部对抗虽然重要,但技术对抗焦点应当进行转移,去避强击弱。经常性地焦点转移会有两大好处,一是给对手造成变化的不适应,并加以利用;二是使自身的技术对抗更具主动性。转移焦点频繁体现出技术对抗灵活,心智对抗存乎其间。
战术配合需要主动掩护、正确跑位、及时传球、快速攻击时,队员的技术对抗行为能恰到好处,不失时机地去执行各项任务,最终使战术配合得以成功。在整个战术配合过程中,队员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借助于技术对抗行为实现的。他们的协调统一及行为过程反映其技术对抗的合理性。其间,个人战术行为与战术意识跟技术对抗行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共同完成对抗任务。掌握合理性技巧不仅使技术对抗的功效能更充分地发挥,而且战术配合质量也会更高。
一、篮球运球技巧
运球在篮球训练或比赛中相当重要,它允许球员在不能传球给队友时可以自己带球向前进攻;带球移动至更有利的位置以传球给队友;或等待队友到位接传球时控制住球;自己向篮框方向运球并完成投篮或上篮。然而不要过多的运球同样也很重要,如果你在比赛中过多的运球,会使其他四位队友只能站在那儿看你,从而失去了篮球运动所提倡的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运球比较慢(传球可以更快地把球传向篮框方向)。你应该学会怎样运球,更应该学会什么时候运球(什么时候该传球)。
1.一般运球
运球时应该用手指运球,而不是手掌。运球高度最好不要超过腰部(这样比较容易控制球)。运球时手腕要放松,用向下挤压动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动作。要训练两只手都能熟练地运球。开始先学习在原地运球,熟练后可以一边运球一边走动。不要过多考虑运球时你的移动速度,先掌握好运球技术。走动中的运球技术掌握好以后,再开始逐渐增加移动速度,直至全速。采取怎样的速度以你能舒服地运球为标准。
运球时应该抬头,时刻观察场上情况。如果运球时只顾低头看球,很容易被对手盗球,而且也看不到处于有利位置的队友,甚至之间处于容易投篮的位置也不知道。
2.控制性运球
运球时当你感到既难以传球,又不可能快速向前时,或者你在观察场上形势准备传球或投篮时,应该采用控制性运球。在膝盖到腰部的高度运球。双膝微屈,身体前倾,这样使你容易控制好球,也容易快速变速。不参与运球的那只手臂应该弯屈肘部并向外伸,保持平衡,也阻止对手靠近。
3.快速运球
在你要带球快速冲向前场时当然要快速运球。此时身体也要前倾,将球稍微拍向前方,运球高度稍高,在胸部与腰部之间。身体正对移动方向,眼睛观察全场。
4.变速运球
运球队员要突破对手防守可以采用变速运球(当然也可以采用突然变向或其他假动作)。变速运球要求除了改变运球速度,还要改变运球高度。用小的步幅接近对手,然后突然加速(步幅也加大),并把运球高度降至膝部位置,快速突破向前。变速运球需要很多练习才能有效地使用。
你在运球的时候,前面有防守人,还是那两点,变向,变速,要有假动作配合,不要怕身体接触,大个的转身和灵活度没法和你比,但自己的运球一定要过硬,千万不可只会一只手,要有意识的练习自己的弱手,你可以先用弱手带球,把球带到一侧(为自己下面的突破留够空间),然后变向,变速换强手,进行突破。
二、篮球的跑位技巧
篮球运动是一项引人入胜的体育竞赛项目,许多人不但喜欢坐在电视屏幕前或体育馆的看台上欣赏那激烈争夺的场面、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而且乐于亲临球场一试身手。然而,许多人在球场上一跑起来就感觉有点别扭、不协调,甚至一些受过良好训练跑姿优美的田径运动员到了篮球场上也失去了往日潇洒的风采,跑的僵硬、笨拙。其原因是篮球运动员跑动的特点大多是前进的方向与身体的朝向不一致: 无球的进攻队员的跑动方向总是向着目标“篮”或一定的战术区域,而眼睛总是盯着“球”,以保持随时准备接球进行攻击的姿势;运动员在跑动时要用身体顶、挤对手来保护球,或随时用变化跑动方向来摆脱对手;防守队员的跑动则通常是背对球和对手,向身体后方和侧后方做侧身的交叉步跑。这样的跑动就不能像单纯为追求速度的田径场上的跑动那样直着腰板,足尖向后登地,上体正对前进方向.而是要用篮球运动员专门的跑动方法:上体侧身,以一侧头肩向运动方向前倾[以便面对球或以肩背顶挤对手],使身体重心低而靠前,双脚用力部位通常在一只脚的内侧前脚掌,另一只脚的外侧前脚掌,且脚趾要有力地抓住地面,两脚用力要尽可能的保持交替的水平后蹬和大腿积极的前跨,使步幅大重心低,这种姿势才能动停、变向自如,在弧线跑动中保持较快的速度,以适应篮球比赛的需要篮球的突破与分球 持球突破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门技术。在比赛中如果运动员有针对性地、有时甚至是连续地运用突破技术并将它和分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极好的技术。
巧用突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突破缩小对方防守范围,给本队中远距离投篮创造机会。在比赛中,当对方采用联防,且对方身高上又有优势,而本方队员篮下得分困难,中远距离投篮又没有机会时,进攻队员应有意识地,果断地突破上篮或突破分球,有目的地将对手挤向篮下,迫使对手缩小防守区域,并及时将球传给跟进或绕到无人防守处的接应队员。这种突破分球的战术不是为了篮下得分,而是为了给同伴中远距离投篮创造机会。
2、有针对性的突破,迫使对方核心队员犯规。当一方队员处于防守时,进攻队员应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朝对方核心队员防守路线上持球突破,'逗'其在防守时犯规,特别是当对方核心队员三次或四次犯规后就更应该主动地朝其防守路线持球突破,迫使对方核心队员犯规,达到对方核心队员五次犯规被罚下场的目的。如果对方核心队员在三次或四次犯规后,采取'谨慎'防守,那么进攻队员尽管大胆进攻,让其形同虚设,乘机得分。
3、当对方全队七次后,利用持球突破,造成对方犯规,赢得罚球权。在每半时比赛中,当防守队员,特别是罚篮命中率高的队员,应以造成对方犯规而获得球权为目的地突破上篮或突破分球。有突破就有防守,有防守就有可能犯规。当防守方一次犯规,进攻方一次获得球权时,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情绪上可以打乱防守方的防守体系,使其缩手缩脚,不敢全力防守。
4、利用突破迫使对方改变战术。 在比赛中,对方根据需要往往有时采用半场人盯人或全场盯人(下转第29页)(上接第93页)的防守战术,特别是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紧避盯人战术就是常见的了。当对方紧逼盯人防守时,进攻队员应尽量散开吸引对方防守队员。持球队员或突破技术好的队员应大胆突破分球或直接上篮得分,只有在轮番突破使对方没有占到便宜的时候,对方才会改变其防守战术。此外,突破分球还有消耗对方体力的作用。关键时刻的突破造成对方防守犯规,还可及时给本队教练员提供暂停机会。
三、持球的躲闪技巧
躲闪是技术对抗很重要的一项技巧。并非所有的篮球技术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去用于身体对抗。例如,持球技术和投篮技术在与对手进行身体接触时往往处于被动。其原因是,对抗中持球队员多一层保护球的责任和负担。若能躲开和避免一些身体接触,并保护好球,对顺利完成技术任务非常关键。持球队员经常性地进行球的摆动与运球变向,既是避免对抗,也是进行球的躲闪保护。持球队员的假动作同样是干扰对手判断,避免对抗,进行躲闪的有效方法。当身体接触不可避免时,也要尽量用身体与对手对抗,而不是用球与之对抗。
四、在篮球比赛中转移焦点
技术对抗在比赛中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层面的,有时它会不知不觉地集中到局部,形成焦点。例如,队员准确投篮或强力突破,在局部形成焦点,巧妙地进行机会转移体现技术对抗灵活多变。局部对抗虽然重要,但技术对抗焦点应当进行转移,去避强击弱。经常性地焦点转移会有两大好处,一是给对手造成变化的不适应,并加以利用;二是使自身的技术对抗更具主动性。转移焦点频繁体现出技术对抗灵活,心智对抗存乎其间。
战术配合需要主动掩护、正确跑位、及时传球、快速攻击时,队员的技术对抗行为能恰到好处,不失时机地去执行各项任务,最终使战术配合得以成功。在整个战术配合过程中,队员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借助于技术对抗行为实现的。他们的协调统一及行为过程反映其技术对抗的合理性。其间,个人战术行为与战术意识跟技术对抗行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共同完成对抗任务。掌握合理性技巧不仅使技术对抗的功效能更充分地发挥,而且战术配合质量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