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议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作者】 王 涛

【机构】 陕西省兴平市阜寨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思想政治课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兴趣不浓,再加上现在考试大多采用开卷,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这就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这一情况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严重问题。教师若不改革课堂教学,政治课的实效将难以落实,政治教师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进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呢?现结合我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浅见:
  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就政治课教学而言,如果老师能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参与热情,唤起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则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1.幽默导入
  课前,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导入新课,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我在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这一内容时,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是一个有名的瘦子。有一天他漫步在伦敦街头,遇到了一位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取笑肖伯纳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正在闹饥荒。”肖伯纳听了以后,不动声色地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找到全世界闹饥荒的原因。”
  2.音乐导入
  使用音乐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讲初一思想品德课《新学校,新同学》时,先播放周华健《朋友》。接着让学生思考,回答:“在新的学校里,我们要如何交朋友,如何面对新的学校生活?”这样的导入,形式新颖、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多媒体导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运用富有直观性的多媒体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寓言、典故导入
  思想政治课的许多观点深奥抽象,而寓言典故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在剖析观点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寓言典故,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讲“诚信的重要性”这部分时,我给学生讲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通过故事,你们认为他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呢?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诚信做人到永远”。
  二、刺激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但是光有求知欲,没有自信心那也不行。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表现也很突出。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烈、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强化作用。
  三、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产生厌学情绪。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真正使他们愿意学,善于学,学得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使学生理解和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编写时政专刊、参与人大选举、聆听劳模报告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明确自身责任,提高参政、议政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本理论的追求欲和发展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大大提高,同时也减少对思想政治课的神秘感、距离感。
  四、提高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果政治老师的师德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学生就会对政治课内容的科学性、可信性产生怀疑。相反,如果老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期望一致,或者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政治课的科学性,坚信思想政治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时的教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进步。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高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讲更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政治教师只要肯下苦功,启迪真理的钥匙一定会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受到学生由衷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