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正确把握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
【作者】 学 刘立君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以多媒体及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的融入放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浪潮之中,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深刻变革。以“班班通”工程建设为代表的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班班通”工程建设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手段开始从传统教学方式向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过渡。“班班通”的强大功能,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突破过程中起作用,学生开始享受到现代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
一、在合理的教材处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我们提倡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每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都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要在难度适当的题材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如学习“认识PowerPoint”时,一开始就通过自我介绍导入,让学生感性地认识PowerPoint,接着把学生比较熟悉的Word窗口与PowerPoint窗口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PowerPoint的进一步了解。
在导入后如果对汇报演示文稿的整体格式进行说明的话,学生就会对汇报演示文稿有更加具体的概念。文本框是PowerPoint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在以后学习中常会遇到,所以对文本框的状态以及大小位置进行说明可以为以后学习做一个铺垫。学生完成所有任务后还剩余大约3分钟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引导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想想我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汇报,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下一节课的教学。
二、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学生独立操作条件不具备时或当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通过小组合作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初识家庭新成员时,可以开展这样的合作探究活动:
先进行活动:“欣赏动画《英雄》与《满城尽带黄金甲》”问对比两部影片,除了布景、特技、演员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一部影片的成功?然后播放FLASH作品《愉快生活大展示》,请学生分析FLASH影片的主要内容,主要角色,应设计哪些动画?最后开展主体活动:小组比赛设计“动画宠物狗FLASH动画”。
我在安排“动画宠物狗FLASH动画”的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打开,具体可以这样做:将学生分成四组,先在组内研究可行性方案,然后推选一名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如果不利用打开FLA文件进入FLASH软件,该如何进入FLASH软件?你是如何进入的?通过交流,学生逐渐领悟到打开文件的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可以实现的。
在开展主体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交流:①怎样导入库文件?②怎样插入关键帖?③怎样将库文件拖到舞台中心来?④如何才能导出影片?然后再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完成操作任务。
三、问题与结论不唯一时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当问题的解决有几种方案或几种不同的结论时,也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例如:在学习文件保存时,有一小组采用“文件保存选择保存路径 保存确定”来进行保存。此时有其他小组成员举手发言:“直接点关闭按钮也可以。”“点击关闭保存选择保存路径 保存确定”“那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另一小组的同学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争辩到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结论:“只要能把文件保存到指定的位置,什么方法都可以。”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
四、学生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欲望时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例如,对于制作电子报刊时,有的同学制作文字,有的同学制作图片,有的同学制作艺术字,有的同学进行美化设计。然后让大家彼此交流,从而掌握电子报刊的学习,同时也对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进一步的提高。
五、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延伸时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例如,在学生学习EXCEL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快速地输入?能否进行求和?能否进行求平均数?能否进行筛选?……从而总结出EXCEL的功能。最后彼此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每天都能从各种不同的媒体和渠道接受新的信息。同一个班的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方面,差异很明显。起点不一致,进展也不相同。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优势,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利用合作学习,对那些学有余力、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将他们吸收成老师的助手,让那些优秀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课程改革促进我们成长》(中国教育报)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山东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以多媒体及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的融入放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浪潮之中,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深刻变革。以“班班通”工程建设为代表的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班班通”工程建设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手段开始从传统教学方式向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过渡。“班班通”的强大功能,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突破过程中起作用,学生开始享受到现代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
一、在合理的教材处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我们提倡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每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都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要在难度适当的题材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如学习“认识PowerPoint”时,一开始就通过自我介绍导入,让学生感性地认识PowerPoint,接着把学生比较熟悉的Word窗口与PowerPoint窗口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PowerPoint的进一步了解。
在导入后如果对汇报演示文稿的整体格式进行说明的话,学生就会对汇报演示文稿有更加具体的概念。文本框是PowerPoint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在以后学习中常会遇到,所以对文本框的状态以及大小位置进行说明可以为以后学习做一个铺垫。学生完成所有任务后还剩余大约3分钟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引导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想想我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汇报,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下一节课的教学。
二、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学生独立操作条件不具备时或当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通过小组合作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初识家庭新成员时,可以开展这样的合作探究活动:
先进行活动:“欣赏动画《英雄》与《满城尽带黄金甲》”问对比两部影片,除了布景、特技、演员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一部影片的成功?然后播放FLASH作品《愉快生活大展示》,请学生分析FLASH影片的主要内容,主要角色,应设计哪些动画?最后开展主体活动:小组比赛设计“动画宠物狗FLASH动画”。
我在安排“动画宠物狗FLASH动画”的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打开,具体可以这样做:将学生分成四组,先在组内研究可行性方案,然后推选一名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如果不利用打开FLA文件进入FLASH软件,该如何进入FLASH软件?你是如何进入的?通过交流,学生逐渐领悟到打开文件的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可以实现的。
在开展主体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交流:①怎样导入库文件?②怎样插入关键帖?③怎样将库文件拖到舞台中心来?④如何才能导出影片?然后再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完成操作任务。
三、问题与结论不唯一时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当问题的解决有几种方案或几种不同的结论时,也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例如:在学习文件保存时,有一小组采用“文件保存选择保存路径 保存确定”来进行保存。此时有其他小组成员举手发言:“直接点关闭按钮也可以。”“点击关闭保存选择保存路径 保存确定”“那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另一小组的同学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争辩到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结论:“只要能把文件保存到指定的位置,什么方法都可以。”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
四、学生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欲望时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例如,对于制作电子报刊时,有的同学制作文字,有的同学制作图片,有的同学制作艺术字,有的同学进行美化设计。然后让大家彼此交流,从而掌握电子报刊的学习,同时也对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进一步的提高。
五、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延伸时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例如,在学生学习EXCEL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快速地输入?能否进行求和?能否进行求平均数?能否进行筛选?……从而总结出EXCEL的功能。最后彼此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每天都能从各种不同的媒体和渠道接受新的信息。同一个班的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方面,差异很明显。起点不一致,进展也不相同。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优势,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利用合作学习,对那些学有余力、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将他们吸收成老师的助手,让那些优秀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课程改革促进我们成长》(中国教育报)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山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