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爱是班级管理的灵魂

【作者】 柏 彬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观念、思潮席卷而来,既影响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在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的今天,我们必须建构爱的教育,用爱支撑班级管理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爱的教育 实施
  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提高育人质量的良好依托。随着社会发展,各种观念、“主义”冲击着学生神经,影响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城里刚入初中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思想并不单纯,加之各种思潮冲击,如果他们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就容易出现各种极端表现,这就需要班主任建立一个家庭式班级,给缺乏这份“爱”的学生补上一课,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环境中成长。下面,我用爱来诠释班级建设。
  一、不容回避的“00后”问题 
  我们现行学生都是“00后”,这个“00后”绝不是“90后”、“80后”、“70后”数字的延续,他们间的区别也绝不是数字的差异,而是代表了新生代出生这个群体典型特征,与以前的孩子们相比,他们生涩、叛逆、张扬,不循规蹈矩、不惟命是从,敢于挑战权威,为人处事我行我素、极易冲动。他们非常“现实”、人际间相处没有谦让,这些特征,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是班主任工作又一次新的挑战。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这份信心,敢于静下心来,用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方法沉着地处理,从“00后”的心理、行为突破,通过班级活动或德育主题活动使其改变或转化。
  二、解决好留守学生教育问题
  随着就业流动加剧,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孩子则由公婆或外公外婆等亲属隔代抚养,导致了大量留守学生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心灵上的抚慰,大多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偏激、叛逆、自私、自卑等极端情绪严重。心理发展的不健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加之他们正好又处在心智发育不完全的时期,他们还不能充分地分辨事情的是非曲直,所以就变得更加难以管教,有的甚至动辄做出非常极端的事情来,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三、做好班级日常管理
  (一)以身作则, 用良好形象管理。俗语云:“身教重于言传。”因此,班主任自身的行为习惯在班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我们班主任在行为方面就应该特别注重与学生平等,当好他们的榜样,以言传教,以身导行,处处以自身的规范行为作为学生楷模,“言必行,行必果”。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我们的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他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了。 
  (二)尊重差异,不能有优、差生之分。有不少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好孩子是带出来的,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说的就是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和对孩子、对学生的态度、方法的不同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的教学、班主任工作中就有过这样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简而言之:你(父母、老师)是孩子心目中偶像、权威啊,您的话就是真理、就是至高无上的,您说他好、能干,他就要时时做好、事事能干,您奚落、讥讽甚至直骂他白痴、混世虫乃至祸水、他就真的会能“破罐子破摔”啊,可见作为班级工作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更主要的还有育好人。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
  (三)运行“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沟通师生的桥梁,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中坚力量。把有为集体服务思想的、成绩优秀的、做事踏实公正的学生选拔成班干部,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对他们进行培养训练,经常召开班干会,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能力。笔者自当班主任以来,曾经采用过很多管理模式,其中既有“班长负责制”,也有“值日生负责制”不一而足,通过经常尝试和实践,发现其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诸如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重复管理等诸多弊端。由此,笔者尝试了“组长负责制”这种管理模式,除保留必需的班委外,即将全班分为8组(视具体情况而定),8个组长各自管理自己辖区的学生,包括:收发作业本(避免丢失)、纪律监督(范围小,便于管理)、考勤、帮扶等一系列职责。然后在他们中选取值日生,轮流值日,监督组长。所有班干部又接受每个同学的监督,这样一来,很多之前出现的弊端基本上都得到解决。当然,无论什么管理模式,都不是为了“处罚”而设立,我们的爱始终要贯彻教育的全过程。以说服的教育为主,“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适当处罚只是一种方式,它可以教育孩子们,人犯了错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督促他们今后改正。
  班级管理固然很难、很累,是学校工作中“一块烙红的铁”,但我们只要有信心、有勇气,用我们的爱去“浇灌”、用良好的方法去感化,也是能取得好成绩的,也能育出万紫千红的花枝来的。
  参考文献:
  [1]刘颖珍,师爱——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灵魂[J].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
  [2]曹改枝,师爱,让她找回了自信[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3]贾宪章,师爱也有“方向盘”[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
  [4]王春梅、王雪梅,师爱在教学中的作用[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