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作者】 王艳玲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郑山街道振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在小学生的语文教育里面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核心,学会了阅读,才会学会自己在书中去寻找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在阅读中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对于手中的知识更有兴趣,更乐意去学习,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小学是一个孩子启蒙教育的开始,是一个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地方,在知识爆炸的这个时代,被动地接受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我们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只有自主性阅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自主快捷地在书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在竞争中得到更优势的地位。而如何在小学里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一大课题。
  一、投其所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我国的民间有个流传已久的风俗习惯就是“抓宝儿”,其大概意思是一个人的兴趣是天生的,通过婴儿期无意识地去抓取几样东西中的一个,然后来判断看这个孩子将来是走什么样的道路。每个孩子都会无意识地偏爱一些东西,如一些孩子喜欢飞机大炮,而一些孩子就是喜欢钞票,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喜欢胭脂水粉,当然这些是不分男女的,而只是一部分和其他孩子的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不妨从他们这种无意识的兴趣开始,让他们在我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列表之中选择一种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刊,然后通过丰厚的教育资源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到两本他们所选择的书刊,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做他们的守护者,守护着他们进行书海中地初次航行,并且在他们不懂得时候对于他们的困惑予以适当的耐心的解答,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世界里面进行一次初步的遨游,从兴趣引导,以兴趣培养兴趣。当然,这个环节的时间我们尽量不要放在家里,而更应该地放置在课堂之上,不需要担心这样会影响课堂的进度,《语文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要学好语文也只有语文实践,这里的语文实践就是阅读。因为学生学会了如何去阅读,我们就能够放心大胆地将课文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动地与进入到课文中,达到与书本的交流,完成与书中知识的对接。
  二、各抒己见,表达书中所得
  当学生读书之后,交流显得顺理成章,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他们如何交流,或者说是提供给他们交流的平台,或写或说,比如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各自讲出来自己对于所阅读的书刊的感觉,只要感觉就好,因为学生们只有心沉入到书里面了才会有这种或者那种的感觉,各自对于自己的阅读进行一次小小的总结。当然,上面说的是大家各自为战,读的不是同一种书刊时候,当有部分人选择了同样的书籍,就比如女孩子和一些男孩子同样喜欢了安徒生童话,这时候我们就发扬“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他们勇于表达出来自己对于书中世界的思考,对于书中各个人物的看法,然后通过他们的一些问题或者争论来鼓励他们去书中寻找自己的答案的证据,从而能让学生养成反复阅读并且寻找所需要的答案,这样反复的阅读才会让学生能够更加熟悉的了解书本。
  当然表达方式不仅仅是语言表达,同样我们还可以“情景再现”,这个方法在公安办案时候经常用到,而在读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这个做法,公安办案的情景再现是为了能够重现当时的场景,然后通过现场来揣测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而我们运用这个方法不需要那么强烈的目的性,只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出来书中的世界,不拘泥于形式,只要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可。所以,在同学们读过书之后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他们需要的观众或者他们的群众演员来帮助学生完成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表演让书中抽象的感情实体化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享受到表演中去,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知识的传授。
  三、正确引导,并对于阅读的方法加以灌输
  当学生们表演完毕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评价,而是总结,不需要名次,需要的就单单只是引导和鼓励,因为小学生自尊心强,当他们知道自己的表达没有被别人瞧不起才会高兴,才会下次更加努力地进行这项学习。当然,这只是学生们刚刚开始的阅读经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阅读习惯或者方法是否正确,加上他们处于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段,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非常快的,所以适当地灌输一些阅读方法和习惯会让我们的阅读培养更加顺利和成功的。在阅读过程中,告诉他们有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学习在阅读之后提出问题,然后重新进入到书中寻找答案。这样能够帮着学生在自主和谐的环境中更好地完成阅读。
  四、加强引导,阅读不是一朝一夕,重在坚持
  阅读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和提升的,它是要通过慢慢地积累,不懈地坚持,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形成和提升的,而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坚持,因为他们的爱玩的童心让他们无法自主地坚持一种东西,所以,培养阅读能力的工程无疑是庞大的,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此,我们就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督促和提醒,比如课程的设置,在课程中每天增添有规律的课程进行阅读,进行不同阶段性的奖励,让学生知道,只有坚持才能够得到那些让他们感兴趣的奖励等等类似的措施。通过这些奖励的设置让同学们学会坚持,在循序渐进中成长,在他们一次次感兴趣的阅读中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学习成长的黄金阶段,也是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务必把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置在小学语文的首要位置,通过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阅读教育,这样才能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书中的世界,完成与书的交流,达到知识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 2011, (8)
  [2] 李文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