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思考
【作者】 叶 倩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新太阳四方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如此看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仪视为做人的一件大事。从小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将对其习惯的养成和他们终身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接班人。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家庭环境;生活渗透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是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当今一种现象却令人担忧: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
一、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重大意义
1、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2.5岁—6岁。在幼儿期开展礼仪、品格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良好的品格及行为习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现在的青少年、成人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们学会尊重别人,没有教他们做错事要说对不起,没有人教他们在别人做错事时要学会宽容,结果每年都有近百万人因此被关进牢房,被判几年,几十年甚至被执行死刑。同样有近百万人被伤害,有的甚至致残,乃至死亡。礼仪教育是让每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会去伤害别人,不会被伤害,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会被他人尊重。
二、最具显效性
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因此希望一进入幼儿园就能学到英语、数学、识字、画画、舞蹈等等,甚至让孩子报很多的特色班,但是上海外国语学院一个博士生导师专门做了一个课题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同等智商下幼儿园、小学开始学外语的孩子和初中学外语的孩子到了大学二年级,他们的英语水平几乎就一样了。而良好的礼仪、品格是人一生成功的基础,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品格教育最适宜在幼儿园开展,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能够使家庭受益,更是会让孩子进入社会后不会被不良因素影响。礼仪会成为幼儿园园的办园特色,也会使教师的面貌焕然一新,最重要的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让家长更放心。
三、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必需性
1、养成礼仪是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礼仪秉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与和谐社会注重社会稳定和公正、提倡团结和互助文明礼仪的良好风尚、追求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完全吻合的。
2、开展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作为国务院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对中国教育的问题充满危机感,起因是中日两国联合举办了一次夏令营,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负重远行,都是背十公斤的东西,都是几十公里的路,中国孩子松松垮垮,叫苦不迭,日本孩子纪律严明,咬紧牙关,一直走到头。日本孩子到了露营生活、炒菜、煮粥什么都会,有些中国孩子不会,饿着肚子叫屈,有的家长怕危险,用车把孩子接走,日本家长则鼓励孩子:“你一定能成功。”由此,孙云晓提出:让孩子全面的发展,是他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良好的道德,广泛的兴趣,独立的思想,坚毅的性格,总之要做一个健全的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核心。
四、幼儿礼仪教育的培养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礼仪教育业成为当前众多幼儿园工作的重点,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周围儿童的行为,班级集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要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各班活动室内开辟礼仪教育阵地,定期创设礼仪环境。制定教师、家长礼仪行为规范,引导教师、家长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
2、注重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随人、随事、随时、随地进行随机教育。从晨间接待学习礼貌用语,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为孩子们提供了礼貌交往的机会,教师们充分利用每天点心、午餐等环节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着重从使用餐具礼仪、就餐礼仪、餐后礼仪进行培养,使幼儿逐步形成养成文明进餐习惯。
现在的幼儿生长在一个现代人际礼仪被忽视,温良恭俭让成为另类,社会文明道德水准严重下降的大环境中,这一批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们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培养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其目的也就是让幼儿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过程中为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幼儿时期开展礼仪启蒙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幼儿园中都设有专门的礼仪教室和礼仪课,孩子们穿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服装在精心布置的极富本国特色的礼仪教室来兴趣盎然学习基本礼仪常识。而这也将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现代礼仪》李中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影响世界的7大教子理念》程夏辉 海潮出版社
[3]《西方成功家庭教育读本》美国威廉·H·麦加菲 新世界出版社
[4]《儿童礼仪教养手册》周裕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家庭环境;生活渗透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是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当今一种现象却令人担忧: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
一、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重大意义
1、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2.5岁—6岁。在幼儿期开展礼仪、品格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良好的品格及行为习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现在的青少年、成人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们学会尊重别人,没有教他们做错事要说对不起,没有人教他们在别人做错事时要学会宽容,结果每年都有近百万人因此被关进牢房,被判几年,几十年甚至被执行死刑。同样有近百万人被伤害,有的甚至致残,乃至死亡。礼仪教育是让每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会去伤害别人,不会被伤害,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会被他人尊重。
二、最具显效性
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因此希望一进入幼儿园就能学到英语、数学、识字、画画、舞蹈等等,甚至让孩子报很多的特色班,但是上海外国语学院一个博士生导师专门做了一个课题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同等智商下幼儿园、小学开始学外语的孩子和初中学外语的孩子到了大学二年级,他们的英语水平几乎就一样了。而良好的礼仪、品格是人一生成功的基础,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品格教育最适宜在幼儿园开展,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能够使家庭受益,更是会让孩子进入社会后不会被不良因素影响。礼仪会成为幼儿园园的办园特色,也会使教师的面貌焕然一新,最重要的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让家长更放心。
三、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必需性
1、养成礼仪是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礼仪秉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与和谐社会注重社会稳定和公正、提倡团结和互助文明礼仪的良好风尚、追求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完全吻合的。
2、开展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作为国务院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对中国教育的问题充满危机感,起因是中日两国联合举办了一次夏令营,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负重远行,都是背十公斤的东西,都是几十公里的路,中国孩子松松垮垮,叫苦不迭,日本孩子纪律严明,咬紧牙关,一直走到头。日本孩子到了露营生活、炒菜、煮粥什么都会,有些中国孩子不会,饿着肚子叫屈,有的家长怕危险,用车把孩子接走,日本家长则鼓励孩子:“你一定能成功。”由此,孙云晓提出:让孩子全面的发展,是他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良好的道德,广泛的兴趣,独立的思想,坚毅的性格,总之要做一个健全的人,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核心。
四、幼儿礼仪教育的培养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礼仪教育业成为当前众多幼儿园工作的重点,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周围儿童的行为,班级集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要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各班活动室内开辟礼仪教育阵地,定期创设礼仪环境。制定教师、家长礼仪行为规范,引导教师、家长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
2、注重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随人、随事、随时、随地进行随机教育。从晨间接待学习礼貌用语,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为孩子们提供了礼貌交往的机会,教师们充分利用每天点心、午餐等环节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着重从使用餐具礼仪、就餐礼仪、餐后礼仪进行培养,使幼儿逐步形成养成文明进餐习惯。
现在的幼儿生长在一个现代人际礼仪被忽视,温良恭俭让成为另类,社会文明道德水准严重下降的大环境中,这一批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们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培养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其目的也就是让幼儿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过程中为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幼儿时期开展礼仪启蒙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幼儿园中都设有专门的礼仪教室和礼仪课,孩子们穿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服装在精心布置的极富本国特色的礼仪教室来兴趣盎然学习基本礼仪常识。而这也将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现代礼仪》李中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影响世界的7大教子理念》程夏辉 海潮出版社
[3]《西方成功家庭教育读本》美国威廉·H·麦加菲 新世界出版社
[4]《儿童礼仪教养手册》周裕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