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参与性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陈 英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职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参与性不高,是影响他们继续学习的“大碍”。提高他们学习参与积极性,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予以实现。
  关键词:中职数学 学习参与性  提高 学习兴趣
  中职数学,作为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奠基义务,是中职学生不可或缺的获得新知、掌握技能、发展情感的学习平台。然而,很多职生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差,感受不到学习快乐,体验不到学习成功,被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阻挡在数学知识殿堂大门之外。这既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也不能实现中职教育目标。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一、创新培养举措,加强兴趣激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兴趣就是火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中职学生参与性不够,学习积极性不强,最大原因就是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乐趣,体验不到数学课堂的温馨与快乐。造成这一原因,就是基础知识薄弱、数学理解能力差,长期爱到“低分歧视”。加之他们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人生目标。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从造成这一问题的相反面着力,提高他们学习参与性。实践中,我们可从旧知铺陈开始实施新知教学,适当缓解教学难度,让不同学力学生都能拾阶而上,慢慢在数与形的逻辑数学中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建构起必要的数学技能知识。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原来并不难”,从而提高信心,在快乐中扬起参与自信。
  二、营造良好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亲”是“信”之前提,没有良好的的师生关系做中介,教学互动对话就是一句空话,就不能在沟通中搭建良好平台。中职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弱势对象,他们大多没感受到教师对优生的那种“疼爱”待遇,在课堂常遭冷眼与排挤,更受数学抽象性与逻辑性的严峻考验。因此,要提高这样一群“饱受摧残”学生的参与性,我们唯有从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入手,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民主氛围,渐生出一个心理自由与安全的“心理场”,体验到数学学习快乐,才能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自觉参与其中。只有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才能兑现教育家赞科夫的谆谆教导:“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三、消除自卑心理,培养学习信心
  走进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较自卑,自信心不足,不仅表现在学习中参与性不强,就是在其他活动中也畏手畏脚。因此,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我们培养学生参与性的重要前提。这对于学生将来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实践中,我们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富有爱心、耐心和细心,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通过暗示法、激励法、表扬法等心理策略,把爱、表扬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行”、“我能”、“我可以”,从而消除自卑,扬起自信。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一个学生主动举手答问,我让他回答,他却回答错了,很多同学都在笑,我们就抓住学生敢于回答的勇气进行了及时表扬,学生一下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课堂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很多很频繁,我们要抓住学生闪光点对学生表扬,让翘起的大拇指随时为学生点赞,送去鼓励和温暖。不过,也需要我们注重策略和,对于那些比较基础的、简单的问题,我们最好还是鼓励后进生来回答,哪怕他只答对一小部分,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动动脑筋,相信你会思考得更好。”等定性或赞赏性的语言,学生会感到教师关心自己,注意自己,就会激起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习兴趣。当学生学习上有点滴进步时,我们都应当众表扬。这样对于我们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好表扬”特征内驱下,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为不辜负老师的一番期望而更加努力。除了课堂与他们及时沟通对话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平时时间和学生聊天,多鼓励他们树立人生理想,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认为自己其实很聪明,只是没有用在学习上而已。这样就可以更快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建立起学习自信。
  四、更新学习方式,加强合作培养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个人单打独斗能力再强,也不能胜过一个团队的精诚协作。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今天,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在这样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我们加强即将入世的中职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就显得更有教育意义。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沿用并优化传统传授记忆学习模式时,还要更新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形成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当然,要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搭建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人员责任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其中,不能一人学,多人看。教师要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内成员采取不同方式完成自身的学习分工,最后通过交流、汇报,达成学习共识。通过这样合作,以及组间的优势互补,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在体验成功中提高参与积极性。
  当然,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列举,但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体性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策略。实践中,我们要抱着一颗务实的心,创新实践策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兴趣激发,产生内驱动力。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建构作用才能更积极、更有效,更能帮助学生在中职学校中完成人生发展的奠基大任。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数学课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
  [2]张庆贵,合作学习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
  [3]陈海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案例[J].科技资讯,2011年。
  [4]王岩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新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