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和办学特色研究

【作者】 孟令龙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金泰丝路花城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校课程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武器。就目前来说,学校课程的开发还处于萌芽的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使教育真正走在发展的最前端。
  关键词:学校课程 适应性 个性化发展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统一规划的课程,是其他课程应当遵循的重要标准和原则,目的是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地方课程是由地方行政部门或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而开发的课程,具有地方性、发展性、独特性的特点。而学校课程则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框架下,更细致化地根据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新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亮点就是要求学校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理念,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课程体系,促使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据目前的情况所示,学校课程的发展体系尚未成熟,下面主要从学校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简要研究一下学校课程如何提高其适应性及如何体现其办学特色。
  一、学校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课程教学理念陈旧。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学校都是采用国家编制的教科书,顺应国家的教育规划。而当“学校课程”这一概念出现以后,这种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育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仍然带有传统的教学色彩。
  2.课程体系的设置较为僵化,未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中,许多学校由于人才的不足、资源的匮乏,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不协调性,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样下去,不仅阻碍了学校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增强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以及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措施
  1.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体现课程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首先,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教学内容增添丰富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国家教育框架中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基础性学科,学校自身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开展书法、舞蹈、篮球、足球等扩展性学科,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能力、兴趣等特点进行有层次地教学,创设各种形式的选修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这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学校教材,如《美丽的咸阳我的家》、《我爱写作》、《古典诗文与我成长》、《民谣走进我的生活》等等,突出地区的文化,展现学校的风采,让学生学习本地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学识。然后,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拘泥于教室这个小空间,还应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课和实践课,如演讲比赛、体育活动竞赛、参观博物馆、社区关怀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2.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
  传统的小学课程最大的弊端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按照固定的流程和模式进行集体学习,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同样的知识和技能,凸显教育的“公平性”。但实际上,这种“公平性”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天资、潜能、努力程度都不一样,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全面而又有特长性的发展,而不是整齐划一、模式化的发展。因此,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和培育模式方面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真正成长的空间。例如,学校可以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创办各种各样的兴趣课,邀请具备专业技能的教师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兴趣课的时候要遵循学生自身的兴趣选择,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主动、广泛地参与到兴趣课当中,这个课程才有开展的意义,学生的能力才有进步的空间。
  3.加强教师培训,打造优质教师团队。
  想要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建立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是关键,倘若没有优秀的教师作为支撑,所有的措施都只是空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则无从谈起。为此,学校可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训原则。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学术报告会,邀请校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开展示范课、研讨会等等,给予教师们充分交流讨论的平台,取长补短,反思不足。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内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吸取别人优秀的教学方式和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总的来说,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师自身也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使学校课程充分展现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合力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
  结语
  学校课程的建设是新课程改革赋予每一所学校的责任,也是给每一所学校的考验,更是学校自我展现的平台。为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关键就要做到“学校有特点,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同时把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努力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慧. 浅谈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凸显[J]. 当代教育论坛. 2011(03):34-36
  [2] 颜锦松 梁文福.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01):62